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是一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导材料,它应该包括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课后的作业布置以及家庭作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下面是一份可供参考的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范文: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一、教学目标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1.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做作业前整理桌面、按时完成作业等;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
(1)通过学生个别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习惯的概念。例如:“你们觉得什么是学习习惯?为什么我们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认识到学习习惯对个人学习的重要性。
2. 理论学习
(1)教师通过示范和板书的方式,向学生详细解释什么是学习习惯,并列举一些常见的良好学习习惯的例子。例如:“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养成按时完成作业、整理学习环境等良好习惯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2)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习惯,并评价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3. 实践操作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小练习。例如:“请同学们选择一项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书面记录。随后,将你们的学习习惯向全班同学报告,并请同学们对其进行评价。”
(2)教师布置并解释学生今天的家庭作业任务,例如整理书包、按时完成作业等,并给予具体指导。
4. 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全班同学在学习习惯小练习中发现的良好学习习惯,并与学生一同分析这些学习习惯的优点。
(2)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5. 作业布置
(1)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今天的学习习惯小练习整理成一份笔记,并将其带回家详细与家长沟通。
(2)教师布置明天的课程作业,并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学习习惯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白了良好学习习惯对个人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常见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在实践中培养了一定的自律和积极性。同时,通过给予学生家庭作业指导和与家长的沟通,也能够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呵护、共同引导的势能,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应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中心,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与家校互动,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持续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这样,学生学习的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
【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 第二篇】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1、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2、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4、讨论: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三、总结。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板书: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1、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一篇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这篇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儿?
7、练习:
⑴实物投影显示两篇学生日记,边讲评边运用修改符号修改。
⑵同桌互相批改一篇习作并交流。
⑶实物投影显示修改后习作,集体评议。
8、讨论总结:如何修改作文?
三、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写出好就要多修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不厌百回改,期待着你们写出一篇篇优秀的。
【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 第三篇】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因此,我们从小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十分重要。
二、看图说话
了解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
1、看第一页最上面的两幅图,说说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按左边的同学在右边的同学在的句式说。
2、老师讲解正确的坐、读、写的姿势。
3、出示人直立的脊柱图。
(1)引导学生看人的脊柱,让小朋友在自己的背上摸一摸,感觉一下健康的脊柱应该像柱子一样直。
(2)出示弯曲的铁丝,告戒小朋友,如果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脊柱就容易弯曲,就可能长成驼背,像铁丝一样,多难看啊!
4、看下面的一幅图,先说说图中有几位小朋友,穿白大褂的是谁,正在干什么。
(1)启发小朋友主动说,有条理说。
(2)小结:保护视力,要定期检查视力。
三、巩固练习
有条理地说说几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四、总结
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做眼保健操,还有定期检查视力。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长大后才能为国家作贡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请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再说说不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后果。
2、说说保护视力要做到哪些。
3、小结。
二、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读书姿势的要求。
1、看图
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说说他们的读书姿势是怎样的。
3、请全班学生照着练习。做到胸离桌沿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还有做到肩平、背直,手臂放平,脚也要平放,稍稍分开。书要稍微往外倾斜。、
4、老师巡查,点拨,纠正。
5、巩固练习。
说说读书姿势的要点。
同座位或练习小组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教师不断地予以表扬鼓励。
读《读书姿势歌》。
6、过渡:同学们学习了正确的读书姿势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1、看图,讨论要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写字姿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子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握笔姿势也要正确,手离笔尖一寸。比杆往斜后方倾斜。
2、练习要点:
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
3、巩固练习。
说说写字姿势的要点。同座位互相帮助,互相纠正。给姿势正确的同学奖励小红花。
四、总结。
1、强调读写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演学得好的学生。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也要做到这些。
3、要求学生回去后请家长检查读写姿势。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别说说正确的读写姿势应该是怎样的。
2、点名上台示范,其他同学评价。
3、学生齐声背《读书姿势歌》和《写字姿势歌》。
4、过渡: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新的学习习惯。
二、看图说话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
2、明确爱惜学习用品的要求:
(1)课本、练习本和文具盒分类放好。
(2)写字前要检查小手是否干净,如果脏了要擦洗干净,以免弄脏本子。
(3)书本、练习本角卷了要轻轻地抚平。
3、说说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4、学习要点。
(1)教师讲解。
(2)请小朋友看看自己的书包是单层的还是双层的。
(3)讲解、示范。
(4)小组互帮互学,整理自己的书包。
说说写字时小手脏了怎么办,书角、练习本角卷了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将本节课文学习的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先按顺序说一遍,再做一遍。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小星星给说得正确、做得好的同学。
四、课后练习
提醒学生把这节课上学习的内容、要求告诉给家长听,并做给家长看;没有包书的要尽快把书包包起来,明天检查评比,看谁的书包得最好。
【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 第四篇】一、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3页彩色插图,其中第一页的主题是“不懂就问”,第二页和第三页的主题是“勤于搜集资料”。第一页四幅小图,分上下两块安排。上面一块图的右下方是页页插图的主题,左边是一位小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向老师请教,右上方是两位小学生参观校史馆,向老师询问有关问题。可以看出两位小学生参观的兴趣很浓,问得很仔细并很有礼貌。下面一块有两幅小图,左上角方框内是课间同学之间相互请教,相互交流。右下方框内是两位同学在校园里向花工请教培育花卉有关知识从本页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都很爱动脑筋,善于学习。
第二页和第三页是通版图画。第二页上面一幅图是一位学生在阅览室查阅资料,并将查到的资料内容抄录到笔记本上。下面的方框图是几位小学生在学生校图书馆(室)搜集资料,他们有的正在查阅,有的正在摘抄,可以看出他们都很专心。左上角圆形图内是一位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第三页上面有四幅小图,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内容分别是在阅览室读书读报并相互交流;上网搜集资料;参观有关展览;边参观边记录;采访老人时认真听,仔细记,有的还作录音。下面图画是几位小学生向老师展不他们搜集的有关资料,汇报搜集资料的心得。老师认真地欣赏着学生们搜集的资料。
二、学情分析
指导观察第一页插图,可以先由老师阐述“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还可以发动学生交流不懂就问的好处,说说自己的体会,老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可举一些实例,说明有“不懂就问”好习惯的人后来对国家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如果孔子不耻下问,程门立雪等小故事,也可举班级或学生校里好学生多问的同学生进步很快的例子,说明“不懂就问”的意义,依次观察插图。
三、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生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引导他们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生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引导他们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张家港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
(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很多学生都能认识到平时收集资料的重要,他们都很有兴趣地忙于做收集资料的准备,我相信只要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不断加以引导和督促,一定能让学生体会到收集资料的乐趣,并养成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2、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贵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
(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
四、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五、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后记:
不懂就问,说起来是很容易的事,但真正能做到却是很难,这关系到老师平时对这一事情的关注程度及其对学生提问的态度,不断鼓励,教学,我相信不懂就问的人会不断增多。
【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 第五篇】教学目标:
1.养成“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2.掌握搜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培养搜集资料的兴趣,锻炼辨别资料、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真观察图片,结合平时的学习经验,了解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该提前作些什么准备?(搜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说说搜集资料的好处。
3.小结:搜集资料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
1.两幅图片。
两幅图上的学生分别在哪儿?在干什么?
(第一幅图中的学生在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并将查到的资料抄录到笔记本上。第二幅图中的几位学生在学校的图书馆搜集资料,有的在查阅,有的在摘抄,他们都很专心,还有一位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誊抄、粘贴到活页纸上。)
2.搜集资料有很多种方法,我们看第一幅图,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资料。
交流:可以通过翻阅报刊、网络检索、参观展览、采访相关人士等途经来搜集资料。
师:你还有哪些搜集资料的方法?(讨论后再交流)
3.搜集资料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观察第二幅图,交流、归纳。
(1)做摘抄笔记,即把你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最好分类摘抄,这样便于查阅)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搜集到的各方面资料制成图片墙,以这种形式来积累。
(4)编辑剪报。把搜集到的各方面资料制成小报,以这种形式来积累。
(5)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录像、录音、复印等搜集资料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
今后我们要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两周后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认真观察图片,懂得不仅要勤学而且要多问的道理,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图片。
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图片。
(1)第一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在干什么?
(2)第二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3)第三、四幅是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观看图片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请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里,在家里,还是在其他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书本之外的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讨论: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么样?
3.请学生说说今后的打算。
三、总结。
同学们,不懂就要问,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课本中、生活中,只要自己有疑问,都可以向别人请教。只要是自己动了脑筋仍不能解答的问题,都可以向别人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也可以成为老师,谁能解答问题,谁就是老师。不懂就要问,“多问”是与“勤学”联系在一起的,平时我们常说的“勤学多问”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勤学多问
【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 第六篇】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教学过程:
一、作品展示,导入课题
1、先出示本班学生铅笔书写的作品,进行表扬。(旨在激励)
再出示几幅钢笔书法作品,朗读欣赏。(旨在引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笔写的吗?揭示课题。
上三年级了,我们也要学习用钢笔写字了,有没有信心写好?(教师板书:认真写钢笔字)
学生大声齐读。
二、认识钢笔及墨水
1、教师出示一把钢笔,进行实物认识。现行钢笔头有粗有细,我们学习作业应该用中等的普通钢笔。(看样子)教师拆卸一支钢笔,介绍其结构。
2、学会吸水:墨水有多种色彩,我们一般使用纯蓝,出示样品。教师示范吸水,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如果是旧笔,要先冲洗一下保证吸管通畅。吸完墨水后把钢笔擦干净,拧上笔套和瓶盖。
3、学生代表上台试吸,课后指导其他学生。
三、学习书写方法
1、看第一页上部和第二页上部图示,仔细观察其握笔姿势。
教师说明: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点与笔尖距离约一寸;坐姿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桌面距离约一尺,与桌边离一拳
2、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提出希望:学写钢笔字一要肯专心,模仿字帖认真写,比比象不象;二要有恒心,每天定时坚持写,一定能进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2、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训练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
教学难点: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作品导入,认识四宝
先出示毛笔书法作品,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写的吗?
再认识文房四宝。古代没有铅笔和钢笔,大多是用毛笔来写字的,所以,毛笔书法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用毛笔写字,还离不了几样东西。
出示实物。教师简单演示,介绍它们的用途。现在一般用墨水。
二、学写毛笔字
重点指导毛笔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毛笔。小学生初学,一般用中楷毛笔。
2、新笔软化。新毛笔使用前,要用清水泡几分钟,把笔毛泡开。
3、写前注意点:写前将适量的墨水倒进砚台或小碟中,备好一张吸水软纸垫在页面下。
4、学习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与铅笔、钢笔不同,看插图,并学着老师的样子握好笔,坐姿与平时写字一样,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
5、学生练一练。写时蘸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6、写后注意点:写完后要将毛笔用清水洗干净,把笔头轻轻挤干,套上笔套,有条件的挂在架子上或插在笔筒中。
三、:用毛笔写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认真练习。
【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 第七篇】设计背景
我们很多家长都反应孩子在家就是让他们头疼,要什么就非要买什么,怎么说都不听,一点都不讲理,在家喜欢干嘛就干嘛。有的孩子早上来学校时家人要是不买东西就哭,闹情绪。更伤脑筋的是我们班家龙自己抢人家的积木时老师找他跟人家道歉或者还积木给人家时,他就开始发脾气,一点也不讲道理。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明白不讲道理,耍脾气的孩子时不讨人喜欢的。
2、教育孩子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好孩子。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通过听故事的形式知道讲道理不闹情绪的孩子别人才喜欢。
教学难点:在别人的身上理解怎样做才是对的,孩子说说怎样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故事《爱撒娇的明明》。
2、事先找资料准备好的儿歌《改掉坏习惯》。
3、师整理好平常发生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师讲述故事《爱撒娇的明明》。
明明在家里玩积木,放的'满地都是,爷爷叫他摆放整齐,他不听,
还对爷爷发脾气。和妈妈一起逛街,看到超市有很多好玩的玩具,非要妈妈买,妈妈说:“家里都有很多玩具啦”!要是妈妈不给他买,他就坐在地上哭,闹不起来,不买就不回家!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一起玩积木,他喜欢把别人的积木抢来玩。时间久了,小朋友都不和他玩了,大家都不喜欢他,也不和他说话了。明明就很苦恼,一天,明明做了个梦,梦见妈妈不喜欢他了喜欢了他很害怕。第二天晚上他梦见一位白胡子爷爷,他就把自己的烦恼跟爷爷说,老爷爷告诉他:“因为你爱撒娇,爱无故发脾气,才没人喜欢你而且又不讲道理”!明明听了很难过,决定改掉坏习惯不再乱发脾气了不抢小朋友积木了。从此,小朋友又和明明玩了,他高兴极了。
二、通过提问让孩子们明白不讲道理,乱发脾气爱撒娇的孩子是没人喜欢的。
1、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明明?为什么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2、明明为什么很苦恼?。
3、明明第一天梦到了什么第二天呢?梦中老爷爷是怎么对他说的?。
4、大家为什么又喜欢明明了和他玩了?
5、明明的心情后来怎么样?
6、明明之前的做法对吗?你们要不要像明明之前那样?为什么?我们
要像明明后来那样知错要改!
7、说一说,你在家人面前有撒过娇吗?在和小朋友玩时,你有没有抢过小朋友的积木?
三、学习儿歌《改掉坏习惯》
有个小孩,脾气真坏,一不如意,嘴厥起来。走在街上,要这要那,爸妈不买,哭闹耍赖。别人东西,他抢过来,人家批评,他不理睬。任性撒娇,谁都不爱,这些毛病,一定要改。
学完之后,让孩子说说哪些毛病要改,鼓励孩子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育孩子凡事都要讲道理。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我通过小朋友易于接受的故事形式来引导和教育孩子们要做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孩子,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故事的例子当中使他们认识到爱撒娇和无故发脾气的孩子时没人喜欢的。在活动中我还随机举了一些孩子在一日生活中有一些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是对的,问孩子们有没有那样的现象会不会抢别的小朋友积木会不会乱发脾气等等!随机提问孩子在学习了师教的儿歌中有没有那些毛病,如果有要怎样改进!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蛮高的同时也很积极回答师的提问。不足的是我过重教孩子们念那首儿歌教的次数多了点,孩子们听的都有点没兴趣了,举得列子又太少,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是需多加注意的!
【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 第八篇】设计思路:
本班属理科平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别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的差异。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虽然意识到了,却无法坚持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以至始终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水平。本节课正是基于以上问题而设计。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了解学习习惯对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
2. 让学生剖析自我的学习习惯并正确认识学习习惯。
3. 帮助学生掌握改进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式:
讲述、讨论、体验活动
教学步骤:
1. 学习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1) 进步学生讲述分析进步原因。
老师点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是他们进步的主要原因。
(2) 老师引导学习名人名言
(3) 老师引导分析学习习惯与学习的关系: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好的学习习惯符合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不好的学习习惯则偏离学习的心理学规律,会妨碍学习的效果。
2. 认识学习习惯
(1) 体验活动1:举手答问
(2) 体验活动2:预习
(3) 老师讲述他人学习习惯
(4) 学生讨论分析自我学习习惯
(5)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好的学习习惯有那些
3. 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习惯形成的规律:不自然 自然 内化
(2)要有信心和恒心,度过艰难的“不自然”阶段
(3)结束总结
【学习习惯的大班教案 第九篇】一、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学习习惯与学习质量之间的关系,体会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对学习的促进与阻碍作用。
2、全面检查并评估自己反映在各个学习环节中的学习习惯的优劣状况,形成矫正不良学习习惯的强烈愿望。
3、 掌握纠正不良习惯的方法与技巧。
4、 感受因不良学习习惯阻碍学习进步而产生的捆饶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检查并评估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会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2、难点: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
灯片、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可以是本班的优秀事迹)。
(二)教学内容
完成鉴别判断部分
1、学生自由评判自己的学习习惯怎样。
2、四人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全班交流,谈谈自己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4、评一评。教师不必对具体和个别学生进行评价,只是针对现象进行估计,适度表扬他们,并给他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完成策略训练
1、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一个能反映自己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事迹。
2、教师出示改进的几种方法和措施。
“读一读”
“制定训练计划”
“学学别人”
3、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这些好方法的好处,最好能说出自己认为好的方法。
完成反思体验
1、自己以前存在哪些不良习惯。
2、本课学到了哪些矫正不良习惯的方法。
3、准备打算用哪些方法,采取什么措施来该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4、有哪些值得保留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