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解放上海战役英烈典型事迹5篇

时间:2024-05-28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先烈们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值得代代传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解放上海战役英烈典型事迹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解放上海战役英烈典型事迹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解放上海战役英烈典型事迹精选篇1

当年盘踞在上海的反动派眼看大势已去还垂死挣扎,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实行惨绝人寰的大捕杀。从1949年5月9日至21日,反动派先后在上海“宋公园”(现闸北公园)里,枪杀和活埋了43位革命者,而陈尔晋、王曼霞夫妇就是其中的两位。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王曼霞是安徽宿县人,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珠宝商,拥有多家银楼。王曼霞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习时,受进步思想影响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利用家庭背景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开展统战工作,为共产党获取大量的重要情报。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陈尔晋是王曼霞的丈夫,黄埔第8期毕业生。曾经参与了1937年11月的南京保卫战和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以及武汉保卫战。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王曼霞与陈尔晋经人介绍认识,于1938年经党组织同意结婚。在王曼霞的影响下,陈尔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于1940年加入了共产党。1948年底,陈尔晋被任命为当时国防部陆军第十三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兼参谋长,驻扎上海。

1949年5月9日,陈尔晋夫妇在秘密搜集情报和策反工作中,因叛徒告密而被军统特务逮捕,毛森亲自突击审讯,陈尔晋夫妇在监狱中经受了各种酷刑,但始终坚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哪怕上海即将解放也绝不向敌人妥协。他们守住了共产党员的尊严,保护了一批党的地下领导人的安全转移。

1949年5月19日,就在上海解放的黎明前,王曼霞与丈夫陈尔晋等16位共产党员在“宋公园”,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英勇就义。

临刑前怀有6个月身孕的王曼霞,用受刑后渗着鲜血的双手抚摸着陈尔晋的脸庞说:“尔晋,我们从结婚那天起,就并肩战斗,今天让我们带上还没有出世的孩子去寻求共产主义真理吧”。

陈尔晋说:“人固有一死,只要能为民族和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我死而无憾”。

陈尔晋夫妇出生在富裕家庭,完全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们却选择了一条艰难危险的道路。在生与死的抉择中,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仰和对党的忠诚。

解放上海战役英烈典型事迹精选篇2

“从我懂事起,我的母亲,还有父亲生前战友叔叔们,就给我讲父亲的故事。”胡继军说,在他们的讲述中,父亲胡文杰的一生逐渐清晰起来。

胡文杰1916年出生于江苏丹阳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由于比较聪颖和热爱学习,他考取了位于省城的吴江师范学校。毕业后,胡文杰回到家乡,成了当地的一名小学教师。

是日本侵略者让胡文杰从一介书生,转变为革命战士。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后,胡文杰带领几名进步师生,奔走乡镇,宣传抗日救亡,号召青壮年们积极行动起来,投入抗日救国的斗争。随后,他瞒着家人成为当地抗日自卫团的一员。

“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支队挺进苏南。在陈毅的指挥下,我父亲所在的丹阳抗日自卫团正式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隶属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胡继军说,因为父亲读过书、有文化,所以在部队里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先后担任过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政委等职,“后来,他的战友们讲起他的故事,说他是‘慈母般的政委’‘猛虎般的团长’。”

这与胡文杰的指挥作战风格有关。1949年初,胡文杰由解放军华东军区苏中二分区六团政委,调任第三野战军第29军87师259团团长。1949年5月12日,解放上海战役打响。胡文杰奉命率部进攻月浦,他和副团长、政治处主任组成团前方指挥所,直接在一线部队指挥作战。他亲自近前侦察敌情,果断指挥改变战术打法,于5月14日攻进月浦街区,突进镇东,在敌人防线上打开了缺口,和国民党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5月15日拂晓,国民党军发起反扑。突然,一发炮弹打进了团前方指挥所,胡文杰身中7块弹片,壮烈牺牲。

解放上海战役英烈典型事迹精选篇3

刘启纶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必将取得胜利,积极迎接解放军渡江。他利用自己曾在国民党内工作的人事关系,在国民党中下级别军警中从事策反工作。为了促成常州、无锡等地的解放,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农工党南京市党部同意,他着重做伪南京警察厅一个督察长的策反工作,此人掌握着南京市几千名警察及其武装。通过几次密谈,刘启纶把收集到的情况请示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经中共同意,向这个督察长承诺,只要他在解放军解放南京进城时,把警察厅的全数武装保留下来,交给解放军,中共方面可以保证他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该督察长表示愿意配合和投诚。可惜产生意外,刘启纶在上海被捕后,市党部其他人对这个督察长不熟,未能继续保持联系,以致在南京解放前夕,他带着一部分队伍逃跑了。

1949年3、4月间,刘启纶通过关系,认识了江苏省宜兴、溧阳以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的地方武装组织的头目,并进行了秘密的策反工作。在刘启纶的辛勤策反下,这些头目表示了“改正”的意向,打算向中共军队投诚,投向人民阵营。按照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党部的指示,刘启纶于4月2日到达上海,秘密会见中共代表,并于4月5日与曾伟、虞键、申葆文等人商议如何具体着手对这些地方武装进行策反事宜。谈话间,发现有人向客堂间窥视,刘启纶就提醒大家注意。12点左右,忽然有人敲门,刘启纶出去开门却不见有人,立即返回对大家说,今天就谈到这里,我们散了吧。于是曾伟等4人相继而出,刘启纶则继续留在客堂间。不料没过多久,就有特务冲进门来,将刘启纶逮捕。刘启纶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坚守秘密,坚贞不屈。5月21日,刘启纶与曾伟、虞键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残忍杀害于闸北宋公园。

青山有幸埋忠骨。在上海即将解放、迎来新生的前夜,刘启纶牺牲在申江之畔。正如解放后农工民主党中央致刘启纶等烈士的祭文中说的那样,“你们牺牲了,你们牺牲在黎明之前的黑夜,你们的牺牲是英勇的,光荣的。”“战斗吧,为人民解放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你们是这样坚决地执行着党的号召,是这样地实践了你们自己的意志。是的,勇敢的同志们,你们的壮志已经实现了。”“你们听吧!解放的歌声已欢腾了全国,全中国的大路上,飘扬着辉煌的五星红旗,阳光普照在每一个新中国人民的头上,中国人民胜利了,你们胜利了。”是啊,多少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赴汤蹈火,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饮水思源,革命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为后人铭记。

解放上海战役英烈典型事迹精选篇4

虞键于1920年10月14日出生在泌湖乡黄泥宫的一个佃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寒,靠亲戚资助,虞键才毕业于诸暨上北小学。后曾先后考入觉师和省中,均因家贫而辍学。他聪颖好学,刻苦自修,涉猎颇广。积极阅读马列主义著作等进步书籍,为后来开展革命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虞键投笔从戎,积极投身到抗战救亡中去。第二年夏,他调到诸暨县战时政治工作队(政工队),后又调任牌头区队长兼民教馆长。政工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后浙江唯一的政治抗日队伍,共有队员一百多名,实际领导者大都是中国共产党派出的得力干部,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占全队的十之七八,后来从中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干部,有司令员、市长、地委书记、中央机关负责干部等等。虞键置身其中,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政策,又积极组织训练土枪队,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壮大了抗战力量,打开了局面。

1939年4月,经钱絮白、钟少白介绍,19岁的虞键被正式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派任为牌头区队的党、团负责人兼区委宣传委员、统战部长。1941年1月22日,因叛徒周盈泉的出卖,虞键身陷囹圄。在金华集中营里惨遭敌人的严刊拷打,但他坚贞不屈,机智对付,始终没有暴露党的机密。后经多方营救,终于在1942年1月18日获得保释。

解放上海战役英烈典型事迹精选篇5

1943年5月,会稽地区的中共组织为了打通会稽游击区与四明山革命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决定派虞键打入绍兴县政府内部。虞键进入绍兴,任县政府秘书兼纠察队参谋、反敌行动队副队长。他积极开展工作,领导队员和群众出击敌伪据点、铲除汉奸、调查土地情况,并攻克西路口、上灶、平水等多个敌伪据点。虞键努力壮大革命力量,他培训了大量革命青年骨干,并将他们派往左地、塘北等抗日游击队任政治指导员。他根据党“多交朋友、抓住武装、深入基层”的指示,对各乡保队副长进行统战,努力将乡保的基层武装拉入抗战队伍中。他积极配合党的工作,多次设法掩护革命同志经由绍兴安全赶往诸北抗日根据地。

1944年间,虞键积极从事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他在诸北抗日根据地工作时,率队袭击了海阔寺,攻克了孙家溪的鬼子碉堡,开辟出一条浙赣线从路东到路西的通道,壮大了革命根据地。同时,他还负责新闻出版、边币与粮票印刷等工作。后来又转至诸绍萧边区进行人民政权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