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700字模板
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700字怎样写?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材料了吧,事迹材料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7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700字(篇1)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张传卫,男,汉族,1962年6月生,河南固始人,197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中山市人大常委,中山市工商联名誉主席,现任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兼CEO,2014年获评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张传卫先后当选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10年度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广东省首届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等,先后荣获广东省优秀企业家奖、中山首届民营经济年度人物奖和全球新能源领袖500强金奖。他坚守实业,以国家利益、民族振兴为己任,立志让民族品牌能变成世界品牌。1993年创立明阳以来,以创新战略推动四次转型升级,使明阳成为了新能源行业的领导者,目前正通过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加快向全球清洁能源智慧化、普惠制领导者的千亿明阳梦进军。他致力于产业报国,布局8年打造全球领先的半直驱My SE 3.0/7.0MW系列陆上及海上风机,成为全球顶级的风能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采用世界领先的新一代纳米碲化镉薄膜技术,铸就为风光互补以及风光储分布式智能微网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设备、工程实施的综合能力;紧密跟进世界先进技术,推进“中国芯”战略,开发用于天宫系列的深空探测特种电池芯片。他注重学习,严于律己,以党建为企业文化核心,并亲自组织于2009年申请成立了中山市首个民营企业党委组织,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思想,形成了积极向上和能动作为的企业文化。他坚持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活动。自2000年始捐建河南固始县“希望工程”、广东省扶贫济困基金、驻马店孤儿助学基金、中山市奖学金等,累计捐款逾5000万元,以实际行动诠释产业报国理念和造福人类社会的愿景。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700字(篇2)
刘林欣
博士乐液压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胸怀理想,开拓奋进;他不辞辛劳,起航扬帆。他十七年磨一剑,把私人小作坊发展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刘林欣用自己的行动让企业腾飞,书写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刘林欣自2005年创办公司以来,已经有17个年头。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他建立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临沂市工业设计中心、临沂市液压元件研究中心和临沂市重点实验室,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打下坚实基础,并在2020年8月被临沂市人民政府授予临沂市市长质量奖。
博士乐液压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林欣:“每一个档位,一档二档三档,每个档位压力流量都要试,这些都不能出问题。这也是咱主导的产品,所以咱这个品牌要保持住 ,一定要保证咱的产品质量。”刘林欣深知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为了新产品研发,他经常行走在生产一线,与工人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产品的问题,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博士乐液压新产品共达3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8项,其中“变速操纵阀”和“钳盘式驻车制动器”两个产品2020年、2021年分别获得山东省优质品牌产品称号。刘林欣也被评为县技术创新能手,县十大科技创新领军人物,2018年获“感动郯城人物”提名奖等荣誉。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刘林欣经常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实际困难和社会需求,他奔向基层、搞调研、摸实情、解民忧,勇做人民的传话筒,积极反映民生社情。几年来,在市、县人代会上提出建议议案10余个,其中一个建议被县人大评为优秀建议议案,个人被评为优秀县人大代表。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作为奋斗在经济第一线的企业家,刘林欣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新征程,带领博士乐液压全体员工深深扎根人民,创造价值并回馈价值,夯实高质量发展,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成长,向时代的杰出企业迈进,为建设富强文明开放进取新郯城作出新的贡献。
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700字(篇3)
矫立敏:26年创100万公里无事故纪录
从1987年顶替父亲参加工作至今,矫立敏在公交车上已经工作了28年。短短的车厢,每天上上下下的乘客,见证了他从20岁毛头小子到48岁全国劳模的成长史。
为了做到行驶平稳,矫立敏向全线职工提出了不开快车、不开带病车、不开斗气车、不开英雄车“四不开”的倡议,一年冬天,由于桥下的一处消防栓被撞,地面成了冰面。矫立敏远远看到一名骑自行车的人正在冰面上艰难前行,那时他心想,必须与骑车人保持一定距离,万一骑车人滑倒后果将不堪设想。果不其然,骑车人突然摔倒,他也一脚踩下了刹车。等到他的车停下时,离这名骑车人只有两米的距离。高度的安全意识和预见性使矫立敏在多年的驾车中避免了一起又一起事故,从事驾驶员工作26年来,他创下了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达到100多万公里无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纪录。
363路线每天的客运量近五万人次,这自然会给一些小偷可乘之机。有一次,矫立敏在河南站停站上客时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一个窃贼正把手悄悄伸向一名女士的衣兜,眼疾手快的他二话没说,一掌打在了小偷的手上,还没等这名乘客反应过来,小贼已经顺着后门下客的人流逃走了。行车这么多年,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次车到终点站,都会清扫一遍车厢地板,这些年矫立敏发现的乘客失物价值不下四五万元。
因为工作突出,2008年矫立敏被选拔到青岛奥帆中心,作为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志愿者从事服务工作,负责接送参加奥帆赛的教练员、运动员。一天夜晚运动员外出活动,3米多高的大客车要经过一道非常矮小的出入口,许多人都不敢冒然通行,但总需要有人带头先行。他驾车移挪转腾,小心翼翼地过了出口,惊得一车运动员、教练员直竖大拇指,一个劲地喊“OK!OK!”行车途中,他还专门选择一些介绍青岛风光和人文的资料片,通过奥帆志愿者这个平凡的岗位,把青岛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
20多年间,矫立敏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青岛市劳模、山东省劳模、市首席技师、市节能标兵、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但对乘客来说,他始终是个笑脸相迎胆大心细的驾驶员。
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700字(篇4)
绿衣红心主人翁 痴心不改邮为生
他是高飞鸿雁,传递着人间真情;他是绿衣使者,穿梭于乡间阡陌;他命运多舛,却依然奔走在崎岖的邮路上。他心系苍生,车载乾坤。他就是十年如一日,奔波于普通邮路上的大荔县邮政分公司朝邑支局投递员张东民。
张东民,男,汉族,48岁,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在大荔邮政分公司朝邑支局平民投递段任投递员15年,2019年5月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2007年1月14日他从突发意外事故的前任投递员手里接过“邮路不能中断”的使命,“用户利益无小事”他始终装在心里,原鲁安乡五个自然村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老百姓生产生活会有诸多困难,他为乡亲们代缴电费、电话费,代买农资、医药、日用品等,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有了“爱心邮路”的称赞。在张东民的投递途中常伴有车辆故障、人身意外损伤等。特别是2014年7月17日这个灰色日子,他因忙于邮路大事,对儿子缺少关怀,溺水意外夺取了爱子的生命,痛定思痛他超出常人想象,毅然决然很快又投入到百姓挚爱的邮路。
每天开门七件事,报刊函包储险快。让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及时进村入户,把村民们农副产品快速寄递祖国各地,保险邮储为乡亲们科学配置,把用户们需要的生产生活物料精准投递。2021年度张东民同志的主要经营业绩是:1.报刊收订万元,其中《农业科技报》100份,位列全县第一名;2.报刊、信函及时妥投,深受各村各单位的好评;3.大荔冬枣誉满神州,中国邮政速寄妥递。因新冠发生和百年不遇洪涝灾害收寄冬枣11808件、日常普包2190件。保持了全县先进的光荣称号;4.妥投包裹45000余件;5.帮助年老多病残疾等困难人群上千人次。6.日常揽储262万元,简易人身保险、交强险共计43万元。2021年荣获全县优秀投递员称号,中共大荔县赵渡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大荔县邮政分公司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演讲三等奖。张东民同志在红色邮路上为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是农民的儿子,邮政行业的一名老兵,真爱黄土地的情怀,大邮路上践行为人民服务大爱的他,出生于母亲智障,双亲眼睛残疾,历经贫穷与磨难。让他年复一年无悔地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数年来走过的邮路虽不平坦,却是一条传递爱心、担当责任的跋涉之路,是一条充满善举,无悔如歌平凡而神圣的职业,共产党员的一分子始终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在乡村振兴的金色邮路上张东民同志戒骄戒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身处两个百年交汇期用心编织共同富裕愿景。
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700字(篇5)
张 强
临沂利华纸业有限公司
生产部副经理
作为我县高学历引进的技术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付出,与企业同风雨、共命运,把制浆造纸工作当成一种神圣的使命,十年创新不止,十年追求不变,十年硕果累累,用自己的才华激情高唱新时代的“奋斗之歌”。
作为公司生产部副经理,张强深知产品质量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他积极向公司提出每年3次走访客户,认真向客户了解企业产品在使用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改进方法。通过与技术部不断沟通,制定方案,尝试对制浆造纸的工艺进行调整,并成功引入了防潮剂,使利华纸业的产品在防潮抗水性能得到提高,获得了下游客户的充分认可,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利华”品牌逐步树立起来。
临沂利华纸业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 张强 :“这个小窟窿的检查,就需要在复检的过程中去观察,一般是从暗的地方到亮的地方去观察这些纸面。纸面一旦检查不到,到客户那里一断纸,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会给公司的信誉造成一定的影响。”
干一行,爱一行。张强在工作中有魄力、讲方法,利用所学专业和自身掌握的技术,编订了企业标准《临沂利华纸业有限公司高强瓦楞质量标准》。为了公司产品更好的发展,他优化控制企业生产原料和工艺过程,达到了国际出口的欧盟标准,获得了第三方从事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鉴定的SGS认证,为拓宽下游客户打下坚实基础。
不忘初心,刻苦钻研。为了找到了理论上可部分替代淀粉的化学品,张强不分黑白的工作,反复进行实验尝试,最终他成功的找到了合适的化学品,减少了淀粉的使用量,每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10万元,大大减轻了企业与人口争粮的压力。
临沂利华纸业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 张强:“没有质量这个纸就是没有市场,也就是说在市场上不能够存活。想要有更加开阔的市场,就需要把产品质量控制在最好的范围之内,打开咱现在的国内市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张强的默默付出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肯定,并在2017年被推荐为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候选人、2019年郯城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郯城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20年临沂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等荣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人,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拓精神,舍我其谁的信念、勇当尖兵的决心以过硬的成绩,当好制浆造纸行业的“弄潮儿”。
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700字(篇6)
皮进军:4次打破纸浆装卸世界纪录
1991年8月,皮进军从山东沂南一个偏僻小山村,来到青岛港成为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在一线奋斗了24年,一步步地当上了班长、副队长。近年来,皮进军带领团队创造了66项操作绝活、120多个员工品牌,总结提炼工作法26个,创出集团生产纪录150多项,4次打破纸浆装卸作业世界纪录。
皮进军在队里分管安全工作,他一直觉得,严抓严管就是对职工生命最大的爱护。这些年,凭着港口在沂南县的影响力,乡里乡亲慕名到港上工作的不下百人,仅皮进军所在的队就有二十几人,这其中,难免与皮进军沾亲带故。刚当副队长的那阵子,皮进军在安全管理上还有些顾虑,可经过队长的开导,他明白了不好意思管就是好人主义,就是对大家安全上不负责任。皮进军在职工大会上承诺,全队农民工都是我的亲兄弟,在查纠安全违章的处理上坚决做到一视同仁,人人平等。
作为装卸工人,皮进军想的最多的就是多装快卸,散货灌包是装卸队经常干的活,在作业中皮进军发现套袋、缝口、码钩环节衔接会影响作业效率,为了提高效率,皮进军一有时间就一遍遍推敲灌缝包操作和码钩技巧,与队里的骨干们一起模拟演练,先后总结提炼了“捏、攥、拉、挤、塞、割”灌缝包六字工作法和“下腰、侧抓、扭身、借力、出手”五步快速码钩操作法以及“套袋位置要准、出货频率要匀、缝口掐线要齐、搬包站位要稳、行走路线要直、回程速度要快”提效要领,这套工作法在生产中应用后,每灌一包货的时间由原来的12秒减为9秒钟,一个班就能多干350吨,由此,皮进军所在的班组队创出了单班单箱1369吨生产新记录,至今无人能破。这一工作法还被集团命名为“进军灌包”首批员工品牌。
铝矾土装车是公司的主干货种,装火车疏运量巨大,为了确保火车行车安全,就必须对所装铝矾土进行平整,人工平1节火车需3个人干15-20分钟,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不高。每当看到弟兄们下班回来浑身沾满灰尘的情形,皮进军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快点改变这种现状。他便向公司提出研发铝矾土“智能平车机”的建议,得到公司高度重视,抽调骨干力量全力论证研制,终获成功。推广使用后,只要一按电钮,平1节火车仅用1人2分半钟就轻松完成,工人也不用上车直接接触货物,省时省力,干净利索,一年还可为公司节约人工成本200万元。随后,皮进军又同攻关小组一起研制出“自动码包机”、“自动卸车平台”等一系列生产作业机械,将装卸工人从“出大力、流大汗”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劳动模范个人先进事迹700字(篇7)
4月末的中车长客生产正忙,刚刚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王丽萍和同事们正聚精会神地为一排圆柱形的待检件做“B超”检查。
“我们正在做的无损检测工作,也就是探伤工作,是在不破坏物体表面和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利用超声波、X射线等技术,对物体质量进行评价。”王丽萍告诉记者,就像医院利用超声波、B超等来为患者检查身体一样,他们是给高铁的转向架走行部位做检测。
作为中车长客的高级技师、一级操作师、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和中国中车无损检测资深技能专家,王丽萍是该公司无损检测系统的领军人物。在20年的工作中,她参加了自中国铁路大提速以来所有主型客车转向架零部件的无损检测任务,从未出现错探、漏探。
20年来,在探伤工作岗位上,王丽萍刻苦钻研无损检测基础理论知识,深度掌握探伤标准、工艺规程,对磁粉、超声波、X射线、渗透等探伤理论与操作技能游刃有余,善于利用各种探伤方式准确判定焊缝表面及内部缺陷。
凭借过硬技术和经验积累,王丽萍逐渐成长为转向架零部件的无损检测领域的领军人。她是中车长客第一批掌握欧洲标准并将此项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探伤人员;她是中车长客第一位运用美国GE公司X射线探伤机对时速300公里高铁构架横梁管进行检测的探伤人员;她自编程序,成为公司第一位将数字超声探伤仪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探伤人员;她还成功地将国际上最先进的相控阵超声波探伤技术运用到伊朗地铁转向架焊缝的探伤,填补了公司在环形焊缝超声波探伤技术领域的空白……
在国内轨道车辆制造行业首次运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技术的试验过程中,王丽萍作为中车长客探伤第一人,承担了从未有人做过的任务。在没有资料、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她出色地完成新技术试验件的探伤任务,为激光电弧复合焊技术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数据和技术支持。
近几年,王丽萍承担了中国主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检测任务、各型城轨客车转向架的探伤任务和出口轨道客车转向架的无损检测工作。可以说从长客驶出的轨道车辆转向架,几乎每一个都有王丽萍的探伤印迹。几年来,王丽萍共有五十余项攻关成果获得奖励,并形成工艺文件,指导生产。
“探伤工作是一个贯穿性很强的工序,只要用心琢磨,总会有新的课题。”王丽萍说,她的工作就是要从长客驶出的所有轨道车辆更快、更稳,就是要中国高铁这张“金名片”更加璀璨夺目。她不仅是高速动车组及城轨车转向架质量的最后把关者,而且还根据自己探伤时发现的问题,主动和上工序及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解决方案,探索工艺路线,从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不仅执着于自身事业、钻研本职工作,作为焊接探伤组的组长,王丽萍还悉心传授技艺,做好薪火相传、技能接力的工作。截至目前,王丽萍利用工余时间,准备课题教案,组织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课时456课时,不仅公司内部的探伤工积极参加,兄弟单位的同行业也慕名而来。在王丽萍的努力下,班组及工作室不仅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更使得中车长客无损检测系统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