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12篇)

时间:2023-05-04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12篇)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怎么写?在日常的工作变换、档案记录、升迁、宣传工作、考评等活动中,常常需要撰写个人主要事迹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12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1)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杨玉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3月出生,1987年入伍,2005年退役,浙江省嵊泗县花鸟乡党委书记。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从军18载守卫海岛,转业14年安心小岛建功立业。在担任花鸟乡党委书记期间,他提出建设“品质旅游示范岛、绿色低碳示范岛、共建共享示范岛”三岛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带领群众修水库、整治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铺设海底电缆等,将偏远闭塞、面积仅有3.28平方公里的悬水孤岛,精心打造成首批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舟山市旅游示范岛。曾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2)

张俊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12月出生,1976年入伍,1998年退役,山西省太原市玉泉山森林公园负责人。

他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领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同事,将自主创业盈利所得的10多亿元投入到改造废旧矿山、绿化美化荒山的艰巨任务中,先后栽树530万棵(株),修建山区道路105公里,整治山体破坏面100余万平方米,用10年时间将被垃圾覆盖的玉泉山打造成为环境优美、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曾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3)

王 琼 女,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出生,2006年入伍,2008年退役,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敦煌路派出所三级警长

作为人民警察,王琼将防诈反诈工作作为引领辖区共建共治的抓手,总结推广“网上键对键与网下面对面相结合、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相结合、传统土办法与科技大数据相结合”的反诈预防工作经验,推动辖区2000余人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反诈宣传入户率达98%,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她拓展网络宣传平台,拍摄制作的反诈系列宣传短视频播放量达10万余次。她积极投身公益,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项目“月捐为救灾”活动,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签订骨髓捐献协议。2022年被兰州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4)

王永宽 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出生,1994年入伍,1997年退役,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嘉祥街道吉祥社区党委副书记

王永宽退役后返乡创业,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投资270余万元建设2栋老年公寓楼。他先后捐赠600余万元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优化物业管理,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他带领60余名退役军人成立公司,帮助2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2022年,他向中国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对伤残军人、英烈家属和其他优抚对象进行帮扶。近年来,王永宽共计捐款4000余万元用于教育事业、新冠疫情防控等。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复员退伍军人”。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5)

王晓丽 女,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出生,2009年入伍,2011年退役,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国防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讲师

王晓丽服役于原第二炮兵某旅期间,刻苦训练、精武强能,成长为我军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号手,两次上高原圆满完成发射训练任务,荣立个人二等功。2015年从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后,她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负责学校国防教育及国防人才培养工作,并承担军训、国防类选修课程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她推动创建“八一工作室”,为有志于投身国防事业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学生2000余人。获评2017至2021年度“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6)

卢运柏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2年退役,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红棉老兵·永和街东纵精神传承连”成员

卢运柏积极推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540余名退役军人投身志愿服务,牵头组建“红棉老兵·永和街东纵精神传承连”志愿服务队,做好“红色文化宣讲员、社会秩序维护员、交通安全劝导员、突发事件战斗员、新冠疫情防控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帮扶解困勤务员”,累计开展10余类志愿服务360余场次,服务群众万余人。他致力于推动退役军人岗位技能比拼,推动当地企业主动设立“退役军人之家”,优先招录退役军人。2020年获评“广东最美退役军人”。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7)

岩罕陆 男,布朗族,中共党员,1975年出生,1994年入伍,1997年退役,云南云投集团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

岩罕陆24年倾情投入亚洲象观测保护工作,带领队员在云南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150万亩的原始森林中,追随野生亚洲象活动,开展数据观测,做出各类安全预警,每天徒步里程10公里以上,先后7次参与亚洲象野外救护行动。他和队员们用坚守与执着,为中国境内观测、保护和救助野生亚洲象,提供了大量珍贵有价值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为促进人象和谐、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中国保护亚洲象国际品牌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2016年所在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8)

董 裴 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86年出生,2007年入伍,2009年退役,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小海子镇组织委员

董裴主动请缨到商都县小海子镇麻尼卜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躬身当好服务群众的“勤务兵”,先后筹资8万多元,建立“爱心公益超市”。他带领群众致富,建造完善67个蔬菜大棚和1个马铃薯储窖,累计收入达43.6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他致力改善乡村环境,组织新建5个大型垃圾池,协调解决垃圾清理难题,为村内铺设沥青路2400平方米,绿化种植柳树771株、观赏树123株。在他的带领下,2020年底麻尼卜村111户、240名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2021年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9)

丁国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出生,1976年入伍,1986年退役,浙江省国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国年退役后回乡成为一名乡镇干部,随着改革开放带来市场经济的繁荣,他白手起家、下海经商,将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总资产达75亿元的集团型企业。公司成立至今,他始终秉承“退役军人是宝贵人才资源”的发展理念,坚持“退役军人招录优先、待遇从优”原则,在企业内营造尊军、崇军、荣军的文化氛围。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招录退役军人2100余人,其中430余人成长为中高级管理人才。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致富不忘回馈桑梓,设立“东方慈善扶贫基金”“国骅建设慈善基金”,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累计捐款逾2.6亿元。曾获浙江省“最美退役军人”、浙江省“十大慈善之星”等称号。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10)

周晓东,男,1966年9月出生,群众,海南省华光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农艺师。

1987年入伍在某部队农场种植水稻,1990年退役后继续从事农作物育种工作。退役28年来,周晓东辗转辽宁、黑龙江、天津、海南、四川等省市,潜心研究春小麦、水稻育种的跨纬度种植,收集整理3万多份水稻、小麦种质资源,建立全球首个私人种源库,解决了春小麦抗倒伏的世界难题,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获得国审品种两个,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10亿公斤。小麦育种被认定为农业公益事业,作为“个体科研户”的周晓东坚持30年把公益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他选育的小麦良种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自然推广,使农民受益、国家受益。他不忘初心,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在服务官兵、服务部队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11)

泽珍达日杰 男,藏族,中共党员,1962年出生,1977年入伍,1981年退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从医40多年来,泽珍达日杰赡养孤寡老人数十名,为经济困难患者减免医疗费10万余元,垫付医药费5万余元。他感念部队培养,投身公益事业,拿出全部积蓄创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并按照公益性原则,坚持福利办学、免费教育,靠夫妻二人退休工资和诊所收入维持学校日常开支。办学20年,他帮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带动数百个贫困家庭摆脱贫困,逐步迈向小康,为解决藏区特别是农牧区缺医少药困难,促进藏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17年获评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表现突出个人,2021年荣获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

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个人事迹(篇12)

退役军人,本色依旧,响应号召,冲锋一线。

张惠斌,鹿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军鼎科技园党总支书记、董事长,1984年由天津某部队退出现役,服役期间3次荣立三等功。退役后立志创业回馈社会,2015年创办了军鼎科技园,目前已吸纳69家企业入驻园区,帮助118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创业。

疫情袭来,他不忘初心,奋勇担当,积极响应鹿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号召,迅速发动园区内退役军人,组建退役军人抗疫先锋队,深入村庄、社区义务开展消杀志愿服务活动。1月19日,鹿泉区军鼎科技园退役军人抗疫先锋队分别到鹿泉区翠苑雅居、永基花苑开展灭菌消杀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早点让疫情过去”,这简单的话语,蕴含着退役军人最朴实的愿望。这群可敬的退役军人,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仍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信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