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我都生活在一个安定富裕的社会里,我不懂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苦难。小时候党在我心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刚开始对党的认识是由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与一名名英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1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2
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1942年春天,11岁的李爱民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直盯着李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
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岁。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3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5月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名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并亲自为他写下了荡气回肠,彪炳史册的悼诗: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为纪念左权将军,1942年9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根据辽县人民的强烈愿望,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4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赵一曼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赵一曼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
日寇将赵一曼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5
秋瑾出生在1875年的福建厦门,作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官宦家庭子女,秋瑾无论是胸怀还是气度都和平常女子不同,其眼界也要高于普通女子,看有关秋瑾简介的资料里,我们可以知道秋瑾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反对封建礼法,而且提倡男女平等,那个时候的女子,如果可以拥有这样的胸怀以及气魄,想必她必是人中之龙凤。
而且,秋瑾还喜欢以花木兰和秦良玉来比喻自己,由此可见秋瑾真心是比较豪爽的,另外在鲜有的秋瑾简介里面还有一个信息,那就是秋瑾能文善武,还曾经自己孤身一人东渡到日本留学,之后又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不断的努力并且奋斗着,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换来了民族的觉醒,国家的'自立自强。
秋瑾就是这样一个不甘平凡的女子,甚至在众多的秋瑾简介之类的书籍里,还把秋瑾称之为一代女侠,她身负着女权崛起以及革命火种的重大责任,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真是让人想不到的是,秋瑾虽是一介女流之辈,但也能拥有男子汉般的大丈夫情怀,顶天立地,大义凛然,以死报效国家。
秋瑾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值得纪念以及缅怀的一位女英雄,女诗人,秋瑾的故事可以说是相当感人,而她的英名也应该永远被世人所牢记,她用自己的血肉和牺牲来使民族觉醒,促进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6
杨开慧, 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1920年下半年加入xxx青年团。是年冬与结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追随同志从事革命活动,在极为艰苦、险恶的条件下从事党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开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中,杨开慧按照党的安排,带着孩子回到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边界的地下武装斗争,努力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面对穷凶极恶的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杨开慧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敌人逼问她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我与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7
革命烈士郭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他在长沙侗官东山寺小学读书时,就一身正气,敢说敢为。
有一次上作文课,郭亮写了一首题名《问问社会》的白话诗,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当局的.腐败。这下子可触怒了反动派,郭亮立即被传进了东山寺自治所。
郭亮从容不迫地走进自治所的大厅,只见所长懒洋洋地躺在榻上,正吞云吐雾地吸着鸦片。里间屋,传出了刺耳的麻将声。
郭亮有意跺了一下脚,所长这才抬起头来,以审问的口气说:“你是学生,为何倡导邪说?”
“我一不提倡吸毒,二不提倡嫖赌,三不鱼肉百姓,四不坑害好人,怎叫倡导邪说?”郭亮面无惧色,针锋相对。
所长一惊:这学生好不厉害!他想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你想诬赖不成!”
郭亮冷笑一声,反问道:“我的作文既未贴在街头,又未刊于报端,岂能说是蛊惑民心?再者,作文提问,乃学生之学业。学者不问,教者不容。
请问,办学校是干什么的?”
一席话驳得所长哑口无言,只好让郭亮回去了。郭亮走 出大门,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立即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治所门上:“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这副对联骂得痛快淋漓。老百姓见了无不拍手称快,扬眉吐气。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8
小萝卜头的名字叫宋振中,在一岁时和妈妈一起被抓进白公馆监狱。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吃的是发霉的`饭菜,他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那么高,成了一个大脑袋细身子的孩子,被难友们称为“小萝卜头”。在小萝卜头六岁时,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教他念书,学习语文、算术、俄文和图画。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他九岁生日那天,黄显声送他一支铅笔,这礼物太珍贵了,他很少用,每天都在牢房地上用小石头写呀画呀。他还经常帮大人做秘密工作。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他在男牢、女牢间传递的。特务在旁边时,他就和黄显声说俄文,特务听不懂,只好干瞪眼。
1949年9月6日,凶残的敌人用刺刀杀害了小萝卜头的父母。小萝卜头愤怒地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丧尽天良的刽子手扼住他的喉咙,用带血的屠刀刺进他的胸口……小萝卜头牺牲时年仅9岁,他是我国最小的烈士。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9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枪子,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10
王惠民,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
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11
江竹筠在她8岁的时候,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的时候,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非常用功,记忆力超群。后来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新民主主义论》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供难友们学习。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
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12
在1947年1月18日清晨,国民党对于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乡干部,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敌人逼他供出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知道!”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共产党,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
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关于缅怀烈士的事迹篇13
有一天,雨来从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诵当天晚上学会的课文。可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雨来睁开眼,看见闪进一个黑影。妈妈划了根火柴,点着灯,一看,原来是爸爸出外卖席子回来了。他肩上背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上背着一根长长的.步枪。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
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一两个月才能回来。”雨来问爸爸:“爸爸,远不远?”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光溜溜的脊背,说:“这哪儿有准呢?说远就远,说近就近。”爸爸又转过脸对妈妈说:“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诉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把村里民兵快带到区上去集合。”妈妈问:“区上在哪儿?”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烟,说:“三天里头,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哐啷响了一下,雨来听见爸爸扑通扑通走出去的脚步声。不一会儿,就什么也听不见了,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