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2025年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事迹(必看5篇)

时间:2024-12-17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2025年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事迹(必看5篇)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两弹一星是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1)

朱光亚是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组织实施了核电站筹建、核燃料的生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计划,参与了“863 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参与了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工作,在我国科技界、教育界特别是国防科技战线享有崇高威望。五十春秋呕心沥血,毕生奉献功勋卓著,他被誉为“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归国抉择的“无悔”、铸造核盾的“无畏”、战略决策的“无惑”、科学精神的“无瑕”、人生境界的“无我”,这“五无”集中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也生动诠释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内涵。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朱光亚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少年时代,他就立下了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青年时期,他胸怀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赴美留学,立下了学成必归,与祖国共荣辱、同命运的坚定决心。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朱光亚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从事核物理学研究期间,积极参加留美学生进步团体,经常组织爱国进步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他带头把抗战时“打倒列强”的歌,填上“赶快回国”的词,推动留学生回归报国。1950年2月,朱光亚毅然拒绝了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旅费“救济”,抢在美国对华实行全面封锁之前,取道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回国的轮船上,朱光亚牵头与51名血气方刚的爱国留美同学联名撰写了一封饱含激情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我们都是中国长大的,我们受了多年的教育,自己不曾种过一粒米,不曾挖过一块煤。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他们渴望我们,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我们中国是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着我们!”在这封短短1600多字的公开信中,朱光亚用了11个感叹号,每个感叹号都诉说着朱光亚内心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激动,每一个感叹号都昭示着朱光亚唤醒中国留学生报效祖国的斗志和急切的期盼,朱光亚那藏在文字中的,对祖国崛起的热情深深感染了许多留学生。后来,密执安大学的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在取得了学位后,都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新中国。这封信还传到英国、法国,在那里的许多中国留学生也都陆续回国,后来为核武器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程开甲就是其中之一。1950—1955年间,由海外回国的学子有上千人。

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2)

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朱光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今天是“两弹元勋”朱光亚院士逝世13周年纪念日。

朱光亚院士是湖北人,从小在武汉长大。春秋时,武汉地处楚地。今日,我们就以“楚辞体”起兴,追忆和怀念朱光亚院士。

朱光亚,1946年进入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从事核物理实验研究工作,发表了《符合测量方法(I)β能谱》等多篇论文,1949年秋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春,朱光亚同志毅然拒绝欧美国家的招邀,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

归国前,他牵头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名撰写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回国后,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热潮中。

朱光亚回国后在北大物理系任教。他立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第一线。他任教期间,同时讲授光学和普通物理课程,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人才。

1964年至1966年,朱光亚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空投航弹、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任务。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的国家之一。

1967年,朱光亚参与组织领导的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朱光亚参与组织指挥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取得成功。中国地下核试验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核试验转入地下目标,为核武器技术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3)

朱光亚(1924~2011年),湖北武汉人,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教授物理学并组织筹建物理学研究所。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朱光亚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多年来,他始终处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科技决策的高层。在核武器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关键时刻,都凝聚了他的智慧和决心,无论是发展方向的抉择和决策,还是核武器研制和核试验关键技术问题的决策,他都起到了主导作用,为中国特色核武器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的表彰大会上,朱光亚与其他22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我国科技界的至高荣誉。

朱光亚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颁奖盛典上,组委会给朱光亚的颁奖词: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的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的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2004年12月,编号为10388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朱光亚逝去了,但这颗星和他的精神将永耀苍穹。

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4)

在原子弹研制初期,为了安排中子截面等基本核数据的调研、计算等工作,朱光亚让刚从苏联留学回国的胡仁宇承担组建中子物理实验室的重任,并嘱咐胡仁宇、赖祖武、唐孝威、王方定等青年人,在工作中要多学习、多讨论。要发扬学术民主,集思广义,弥补个人学识的不足,避免出现重大失误。每当青年们讨论重大问题时,朱光亚都尽量亲临指导,经过四五年努力,带出了一批技术骨干,完成了突破原子弹必须完成的临界实验、制备点火中子源、脉沖中子和γ测量等任务,为核武器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后来,胡仁宇、唐孝威、王方定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王方定院士回忆起那段往事时,感慨地说:“朱光亚副所长身着实验服站在我身边长时间地看着我做实验,不仅鼓舞我一个人,也使在场的全体工作人员深为感动。”“三种思路齐头并进,出现苗头集中突破、对后两种思路穷追不舍并作为后续突破工作的技术储备的决策,把高层管理者的重要作用表现出来了。特别是后两种思路的成果在多年之后的新的研制中又派上大用场,真是站得高,看得远”。

朱光亚一生献身科学、尊重规律,始终以严细慎实、坚韧执著的精神不懈探索、攻坚克难,求索进取是他一生科学实践的生动写照。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奋战在科研一线,朱光亚始终不改科学工作者的本色。在原子弹攻关时期,他一边负责科研组织工作,一边亲自参与中子点火具体研究,既抓技术指导和业务协调,又抓队伍建设和管理,既要亲笔撰写规划报告和科研工作制度,又要深入现场组织试验和参与研制。

从大处到小处,他始终把严谨细致、科学求实作为基本要求;同时,始终把科学民主、大力协同作为攻关法宝,坚持博采众长、群策群力。靠着严细慎实、一丝不苟的科研作风,依靠科学民主决策和全国大协作,高效完成每一次大型试验,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快速实现了核武器的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在他和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严谨治学、处事务实、大力协同的科学精神和科研作风已成为科研人员代代传承的宝贵财富。

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5)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英勇作战,捷报频传。美国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一度发出核威胁,这让很多不太了解核武器的普通大众忧心忡忡。针对这种情况,朱光亚撰写了科普读物《原子能和原子武器》。与此同时,朱光亚也意识到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想要自强,不再受外国人的欺负,就必须有自己的核装备。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在青海开工建设。朱光亚等科学家来到这里,开始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中国的核研究稳步推进。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销毁图纸。具有极高核物理研究造诣的朱光亚迎难而上,成为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接下来,他又会如何统筹工作,带领大家攻克难关呢?

1962年,朱光亚起草了两份报告来制定原子弹研究规划,目的是保证中国在两年内成功爆炸原子弹。在朱光亚的统筹安排以及各方面的通力协作下,原子弹研究逐渐步入正轨。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科研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严峻的考验也接踵而至。每一次的核试验,不仅会面临巨大风险,还有外部环境造成的干扰和阻碍。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