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那么革命英雄先辈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革命英雄先辈事迹,供大家参考!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1
江竹筠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十分用功,记忆力超群。之后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_《新民主主义论》,供难友们学习。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提高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2
吉鸿昌(1895-1934)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扶沟人,早年投西北军,由士兵升至营、团、师长,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三十军军长、_政府主席。1931年因反对进攻中国工农红军,被蒋介石强令出国。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1933年5月,联合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织察绥民从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
7月,收复多伦等地。9月,同盟军在日伪军和国民党军夹攻下失败。他脱险返回天津,在北平、天津等地继续进行抗日活动。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24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3
1948年 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正当总攻冲锋号吹响的'时候,突然迎面的桥上敌人暗藏的碉堡射出了一窜窜火舌,阻挡了解放军的冲锋道路。
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毅然举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19岁。牺牲时董存瑞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啊!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4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秋,国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不到14岁的女中国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道:“一个样”。她自我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5
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
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冲向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三位战士永远长眠在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当时来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写了王二小在反"扫荡"斗争中,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材料,报道给边区青救会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在1942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边区,直至全国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秋日的太阳暖融融挂在天上,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核桃,苹果挂满枝头。山坡上羊儿成群,牛儿悠闲地甩着尾巴,一片平和景象。谁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个东洋倭国贼寇窥我中华,在这条美丽的山谷中残杀我英雄少年。前事不忘,在歌声中永远记住十三岁的放牛孩子王二小。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6
陈式纯(1903——1935),金乡镇人,1919年在温州中学读书,参加反日宣传队。后在金乡成立反日救国会,发动群众抵制日货,同时创“旭社”等提高团体,组织醒狮化装演讲会。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南开大学。
1925年,他至河南,在部队、银行、学校工作,同年参加共产党。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他四次被捕入狱。在汉口、武昌、上海坐牢,都经党组织营救获释。1932年乘国庆节组织400多名群众游行,被捕入英租界工部局西牢,在长期折磨中于1935年2月逝世。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7
叶挺(1896-1946)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早年追随孙中山。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率军在湖北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主力。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俘。1946年获释去延安,因飞机失事遇难。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8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枪子,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9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异常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进取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活力,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期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我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很多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进取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10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11
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号无为,浙江湖州吴兴五昌里人。[1]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同盟会元老,[1]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弟陈其采,字蔼士。兄陈其业,字勤士(陈果夫、陈立夫的父亲)。
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为蒋介石拜把之兄,将蒋介石引荐于孙中山。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出程国瑞,假借签约援助讨袁经费,于日本人山田纯三郞寓所中将陈其美当场枪杀。陈其美遇刺后,孙中山高度赞扬陈英士是“革命首功之臣”。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12
1947年1月18日清晨,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乡干部,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我却英勇被捕。敌人逼他供出谁是...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明白!”
。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明白!”
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
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可是始终没有屈服。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必须会打败反动派!”
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13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14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革命英雄先辈事迹篇15
白阳珍,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村人,1872年出生,1933年参加革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南梁第一个农民联合会——金岔沟农民联合会主任。那时,他已61岁。
在南梁根据地开创前,白阳珍一家酷受地主老财和团丁土匪的剥削和欺凌,靠开点零星荒地和租种地主部分薄田度日,稍遇年馑,全家老小便只得靠采集野果、野菜充饥,尽管如此,他还时常接济比自己更穷的邻居和乡朋。1928年,陇东大旱,村民饥饿难耐,白阳珍积极鼓动村民们同地主豪绅斗争,说:“饥荒年,人命关天,饿死的人都是胆小的,他们(指地主豪绅)为富不仁,就应硬来!”在那场闹饥荒的斗争中,白阳珍勇于反抗和富于同情心的性格得到充分表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以后,大家每有拿不准的事,都来找他商量。
后来,刘志丹在南梁组建起一支革命武装,吓得地主和反动民团惶惶不可终日,广作欺骗宣传,称这支革命武装为“土匪”,村民们也个个胆战心惊。白阳珍不偏听偏信,处处留心打探情况,并把探听到的情况告诉给村里人。开始人们还半信半疑,后来游击队在南梁乡荔园堡一带活动,他们所表现出的严明纪律,使群众进一步受到了实际教育,都说他“人老见识广,说话都是有准儿”。从此,群众见了游击队不但不躲避,还亲切地称呼为“咱们的游击队”。
1933年10月下旬,张策等受陕甘边党的指示,来到南梁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准备工作,经常在白阳珍的家里落脚。在张策等人的指导下白阳珍走上了革命道路,积极协助张策在荔园堡附近组织和发动群众。他不顾年老体迈,走遍荔园堡川的庄头院落,挨门挨户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和共产党的政策,联络农民积极分子。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梁地区第一个贫苦农民自己的组织——金岔沟农民联合会,白阳珍被推选为主任。当时缺乏革命骨干,他还让儿子白天章参加革命,并时常叮嘱儿子:‘“要把革命的事干好哩,就是掉脑袋,也应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当时,农民赤卫军没有武器,他就发动群众搜集废旧铁器,同乡邻赶制红缨枪和大马刀,发给赤卫队。白阳珍一心为革命的行为,曾受到当时陕甘边区负责人的的多次表扬。
南梁一带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震慑了国民党军阀和地方反动武装。1934年春,国民党地方军阀仇子康部和庆阳谭世麟民团千余人向南梁发动大规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主力红军转移外线作战。4月28日,敌人进占荔园堡,大肆烧杀抢掠,搜捕革命干部和红军家属。那天下午,一部分敌人径直向金岔沟扑来。这时白阳珍正在后沟组织群众转移、坚壁物资,闻讯后,迅速布置群众转移,自己留下收拾现场。不一会儿,只见前沟尘土飞扬,敌人的马队涌了进来。白阳珍看到群众刚躲过敌人的视线,还没走远,十分焦急。情急之下,他故意跑出村子,向沟台对面的一条小河沟跑去,敌人果然发现了他,一窝蜂向他扑去。白阳珍被捕了,群众脱险了。
敌人把白阳珍捆绑起来,关押在阎洼子村的一孔窑洞里。当他们得悉被抓的就是白阳珍后,如获至宝,先后用压杠子等酷刑逼讯他,企图从他口中掏出急需的情报。白阳珍年老体弱,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他强忍剧痛,英勇不屈,拒不回答敌人的任何审问。无奈之下,谭匪在1934年5月4日佛晓逃窜前,用铡刀将白阳珍杀害,那年他62岁。
白阳珍牺牲了,他在党的指引下,晚年以火一般的革命热情,投身于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为革命做了许多重要工作,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黄昏颂”……今天,这位英雄的名字镌刻在高耸的南梁革命烈士纪念塔上,也深深铭刻在每个华池儿女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