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校协同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3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幼儿园家校协同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1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也是父母未来的期望,每个父母都盼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肩负重责。在此,首先非常感谢老师们对孩子孜孜不倦的辛勤培育及对我本人的认可与推荐,作为一位三个孩子的妈妈,我很愿意在此将自己的一些育儿心得作为分享交流,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正所谓“没有天生就会的父母,只有不断学习的父母”。做父母应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小到如何科学喂养,大到如何引导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父母首先必须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因为的教育,其实就是家风的传承!此时教育就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了。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记得在我刚怀孕三个月时,我便开始看《斯波德育儿经》、查阅相关的育儿知识,孩子出生后我便可以比较游刃有余地科学喂养孩子,而非手忙脚乱、偏听偏信。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其次,我非常地推崇亲子阅读!在孩子两岁半,我便买了各种各样的绘本,有性格与好习惯养成类的绘本系列如巧虎、朵拉、贝贝熊系列丛书等(非常适合低幼儿);有引导小朋友学习直面问题及解决问题手法的绘本如《不一样的卡梅拉》、《和朋友们一起想办法》系列等等。海量丰富的中英文绘本选择,足以解决父母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每一次的亲子阅读都犹如对心灵的一次洗礼,美轮美奂的精美插画于孩子而言也是一场艺术盛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将会是孩子的朋友,我坚信阅读也将使孩子受益一生,他们今后将会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面学到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高贵品格;在《人民总理周恩来》里学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等等。如果父母没有时间陪伴,请让书本陪伴孩子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也要慢慢地开始引导孩子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及自己管理能力。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总是鼓励他们要有耐心,不可浮躁。孩子进步了,我也总是及时地进行夸赞。夸赞一定要注意夸孩子的勤奋努力,以此激励孩子不断挑战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最后,父母应高度重视家校共育的理念,在家校配合方面,父母要尊重每一位老师,要经常跟老师沟通交流,既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要适当给老师回馈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要高度重视学校每次布置的任务并让孩子积极主动完成,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不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家校共育最终才能促进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最终健全人格,自己独立,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幼儿园家校协同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2
对于家校社共育等不等同于家园共育,相信很多人还存在着困惑。家园共育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康丽颖曾经指出,“家校社共育是家长、学校、社会在明确主体责任的情况下多方配合,共同培育和教育孩子,实现最佳的育人效果。家校社共育在目标上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帮助儿童在三重空间下,即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我们在每一重空间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要从孩子承担的三种角色角度去考虑。”而“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两大教育构成主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相互融合进行启智育人活动,在合力育人过程中,既充分利用学校一切教育资源,同时又注重开发家庭教育资源,两者在步调一致形成积极育人合力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所以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包容又有区别的。那么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哪个所占的比例更加重要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简言之,学校教育就是系统的集体式的教育,旨在培养社会性的个人。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生活中,以亲子互动为主要特征,父母作为教育的主体按照一定的期望和目标,采取一定的活动方式教育和影响孩子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启蒙性。“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新生婴儿从呱呱落地到处不独立生活,主要是在家庭中,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到的社会环境。
2、终身性。人一出生,甚至从胎儿开始,一直到他离开人世,都在不断地受到家庭的教育和影响。
3、情感性。家庭教育建立在骨肉之情的基础上,它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4、针对性。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具有实施个别教育的一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5、灵活性。家庭教育是家长在自己的家庭内单独进行的,与学校教育相比,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序和组织形式,也没有严肃的教学气氛,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具体情况随机而发。
三、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1、开放性。社会教育部向学校教育具有诸多限制。它没有年龄,时间,地点,等局限,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教育。
2、群众性。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
3、多样性。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4、补偿性。有些学校尚不具备的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
5、融合性。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目前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他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1、接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2、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
3、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他们之间很难相互代替,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协调一致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特点,注重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
幼儿园家校协同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3
作为家长普遍都认为自己最关心自己的孩子,都会说:只要孩子将来能幸福,我们愿意付出一切!为了孩子吃再多苦也值。甚至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当成自己梦想的延续。但是我却无意间察觉,家长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参与孩子的成长,你专业吗?你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做到?我们不是专家,这是肯定的。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已经很优秀了,而且一直在努力,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助力、需要正能量的助力!
既然我们缺少专业知识,能力不够,必然要学习。对于“家长驻校”,本来我也不觉得参与其中会起什么大的作用,甚至我的初衷仅仅是想帮老师凑个数,如果知道班里有别的家长能去,我还不一定会参加这个活动。但是就在踏进校园一刹那,我猛然察觉,来就对了。这里是属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他们将要在这里走过四年的摇篮,这里将会为我的孩子你的孩子修枝剪叶,为他们成为栋梁之材输送供给无限的正能量,虽然这所学校是农村的、不太大。
学校不太大,却足以孩子们上课学习文化知识,开阔心胸;课后奔跑呐喊,放飞自我。学校不太大,但干净利落,窗明几净,绿植丰富。
学校不太大,但教室内外地面净亮,教学设施合理摆放。多处设置了厕所够方便,厕所无味够卫生,够洁净。
学校不太大,但餐厅内食物丰富,营养刚刚好。操场是塑胶的,安全环保档次高。精神文化、物质基础都较全面。
学校不太大,但所有任课老师积极教学的态度我看在眼里。班主任、级部主任一门心思为我们的孩子跑前忙后不遗余力。今天,王校长也在百忙中与驻校家长互动。为大家补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王校长讲的两个主题至今犹在脑海里思悟:
第一、学生的竞争不是智商的竞争而是家庭环境与家长教育理念的竞争。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确实是我们农村家长需要恶补的一堂课。
第二、不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让孩子不要站错跑道。一定要让孩子站在他有特长的那条跑道上。
离开学校,深刻的话语的始终在耳边。
希望所有家长参与到“家长驻校”活动中来!来了你才能体会执教者们的初心,来了你才能体验学校为孩子们学习安排的细致入微:包括忙而不乱的早自习,课堂上教师们体贴入微的循循善诱,课间操还在背单词,午饭后讲讲卫生,10分钟练练字这一切的一切。
学校不太大,安排合理紧凑就等你来提建议。
学校不太大,在讲台显眼位置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班级综合安排也是细微到有表可查,各位家长都有机会来点赞。
学校不太大,我想呈现在您面前!非常荣幸参加“家长驻校”活动!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让学校和家长共同携起手来,为了孩子的成长,共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