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舞蹈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 相关推荐
- 中班舞蹈教学计划范文精选 推荐度:
【教学计划】导语,你所阅览的本篇文章五篇 共有9534文字,由李明龙认真改进后上传。假若你对此篇文章有更多的感触,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中班舞蹈教学计划 第一篇】中班舞蹈教学计划范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舞蹈是幼儿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艺术活动,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中班阶段,幼儿的身体发育逐渐完善,他们的兴趣和能力也不断增加,因此,合理安排舞蹈教学计划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教学目标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1.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和运动技能;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与韵律;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共同创作。
二、教学内容
1.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身体伸展、肢体协调、平衡感培养等;
2. 舞蹈动作学习: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并通过练习提高幼儿的动作技巧;
3. 舞蹈编排:引导幼儿通过创造性活动,自由组合动作形成小型简单舞蹈;
4. 舞蹈欣赏:观看一些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方法
1. 教师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舞蹈动作,让幼儿观看并模仿;
2. 游戏方法:将舞蹈教学与游戏结合,增加幼儿的参与性和乐趣;
3.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组,让他们一起编排和演绎小型舞蹈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
1. 舞蹈基本功训练:
a. 身体伸展:教师示范一些身体伸展动作,幼儿跟随模仿,并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
b. 肢体协调:通过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游戏,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c. 平衡感培养:引导幼儿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跳跃等。
2. 舞蹈动作学习:
a. 教师示范法: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幼儿观看并模仿;
b. 游戏方法:将舞蹈动作和游戏结合,如“追逐游戏”中穿越舞蹈动作障碍等。
3. 舞蹈编排:
a.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适合的儿童歌曲,自由组合舞蹈动作;
b. 舞蹈展示:每个小组在班级内进行舞蹈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
4. 舞蹈欣赏:
a. 观看儿童舞蹈作品:教师选择一些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进行观看,让幼儿感受舞蹈的美和艺术表现力;
b. 学习欣赏技巧:教师引导幼儿从舞蹈动作、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等方面理解舞蹈作品,并与幼儿进行讨论。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舞蹈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2. 反思评价: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交流和班级展示等,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为后续教学做出调整。
六、教学环境与材料准备
1. 舞蹈教室或宽敞的教学场地;
2. 舞蹈音乐录音、音响设备;
3. 软垫或铺地垫,保证幼儿的安全。
通过科学合理的舞蹈教学计划,可以促进中班幼儿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希望每一个中班幼儿都能够在舞蹈中体验到快乐,学会与他人合作,展现自己的才艺,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中班舞蹈教学计划 第二篇】1、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2、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
2、交待舞蹈课的常规要求。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
认识身体动作分解:
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子。
2-8:反复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
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
5-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
6-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
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
8-8:反复一次。
第二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站立、压脚背跪坐、认识身体动作)
2、学习盘腿坐,要求幼儿双腿盘坐、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手部动作组合分解:手放在腰后,站立。
1-8:双手前伸五指伸开,手。(打开-合拢)
2-8:手腕左右转动,五指张开。手由前伸-双山膀。(手转动)
3-8:左手握拳-打开,反复一次。
4-8:手画圈-手放背后-双手向前伸出(最后一拍)重复一次。
第三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盘腿坐、手部动作)
2、学习伸腿坐,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两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3、学习小舞蹈《两只老虎》: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五指张开伸直,两臂上举,膝弹动两臂屈伸在两旁。(左右一次)
2-8:小碎步,两臂上举,小碎步,两臂侧平举。
3-8:右手单指指眼睛,双手向后立掌同时小碎步。
4-8:山膀位,击掌经头顶双手打开。
间奏:跟随音乐点头。
第四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伸腿坐、小舞蹈)
2、学习踵趾步,小八字步准备。
1-8: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腿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后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右腿直立,左脚向6点撤步,脚尖点地,脚面向外,身体略前倾面向8点上方,反复一次。
第五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踵趾步、小八字步)
2、学习勾绷脚。
腰部动作组合分解:
前奏:手放在腰后,压脚背跪坐。
1-8:双手曲肘上下叠放在胸前,身体随节奏左右摆。
2-8:双手前伸做放物状,双手翻掌后放在身体两侧。
3-8:重复第一个八拍。
4-8:手放在嘴边身体前倾,脚压脚背跪坐。
5-8:左手放在肩旁左右摆动,右手伸直放在身体旁,身体向左转身面向2点。
6-8:双手交叉画圈,压脚背跪坐。
7-8: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身体左右摆动,身体面向1点。
8-8:双手合掌放在脸旁,做睡觉状。
第六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勾绷脚、腰部动作)
2、复习小舞蹈《两只老虎》,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进行分组表演,给予幼儿最大的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第七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小八字步、勾绷脚)
2、学习小舞蹈《小青蛙》:
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动跨。
1-8:双手曲肘,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脚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反面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曲肘,双脚做蹦跳步左-右。
4-8:双手做游泳状,双脚做小碎步。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第八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
2、复习小舞蹈《小青蛙》。
3、学习小碎步:正步准备,双脚跟抬起可有节奏也可无节奏地双脚掌交替快速、均匀地小步行进或原地走动。强调膝关节一定要放松。
第九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小碎步)
2、学习头部动作组合:
前奏:双手叉腰,双脚跪立,身体面前1点,强调幼儿面带微笑。
1-8:双手叉腰,低头-向前-仰头-向前。
2-8:双手叉腰,左旁-向前-右旁-向前。
3-8:反复第一个八拍。
4-8:反复第二个八拍。
5-8:双手叉腰,左侧-向前-右侧-向前。
6-8:双手交叉于胸前,手向两旁打开,双脚由跪立-跪坐,头左右快速摆动。
7-8:反复一次
8-8:反复一次。
第十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小八字步、勾绷脚、小碎步)
2、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一)。
第十一周:
1、复习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一)。
2、学习基本功三角架:讲解动作要求,并找幼儿做示范。
3、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二)。
第十二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三脚架、舞蹈组合)
2、学习基本功压脚背:讲解动作要求,并找幼儿做示范。
3、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三)。
第十三周:
1、复习上周学习内容。(三角架、压脚背、舞蹈组合)
2、练习蹦跳步,正步准备。动作时双腿屈膝,经双脚蹬地跳起,在空中双腿直膝,双脚掌落地,同时双腿屈膝。蹦跳步可双脚起跳,双脚落地,也可单脚起跳落地。
3、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四)。
第十四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蹦跳步、三角架、压脚背、舞蹈组合)
2、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五)。
第十五周:
1、复习上周学习内容。
2、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六)。
第十六周——第十九周:
1、复习本学期学习的基本动作,及教学常规。
2、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舞蹈和小律动。
3、复习基本功三角架、压脚背、蹦跳步,强调动作要求。
第二十周:汇报演出
【中班舞蹈教学计划 第三篇】舞蹈是人体的艺术,他要求舞者良好的体型和必要的舞蹈条件。幼儿舞蹈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反映幼儿的童趣、童心,是幼儿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对于丰富幼儿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与能力;开发艺术潜能;发展幼儿理解、联想、想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有重要意义。
部分幼儿站姿仍存自然形态的习惯,因此首先要克服幼儿的自然形态的习惯,训练出一个良好的体态,初步掌握肌肉的紧张和松弛,锻炼后背和腿的能力;其次解决腰腿的软度和控制能力;,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教会幼儿听音乐,养成跟着音乐来做动作的习惯。
幼儿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和开度又是一切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借助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幼儿进行软、开度的训练,由于幼儿是躺或坐在地上进行训练的负担较小,容易掌握动作达到理想的训练目的,因此在舞蹈时,动作尽量简单。
上肢在摇动同时,下肢动作不要太大。如:小丁字步、连续跳等。动作简单,孩子易学会,这对初学舞蹈的幼儿来说,他们不会产生厌倦恐惧的.心理。另外,动作要一定的,如果一味地强调某种正规的动作,这会影响他们学的兴趣,稍加点,效果就不一样。因此本学期活动安排如下:
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两大部分:
一、舞蹈基础训练。
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4—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二、表演性组合。
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基础训练与表演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幼儿园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总目标:
1、学会基本手位,脚位及基本功的练习:大八字位、小八字位。压腿:前压,侧压,后压。踢腿:前踢。方位:2、3、4、5、6、7、8位。
2、学会12个考级组合:
(1)走步
(2)音乐反应
(3)扩指
(4)手臂动作
(5)弯腰,转腰
(6)前压腿
(7)双吸腿
(8)脚位
(9)投得的动作
(10)摆臂
(11)蹦跳步
(12)平踏步
3、学会跟音乐跟节奏:可以听着音乐即兴跳小组和,有节奏感,能走出简单的队形。
4、学习跳一个成品舞。
5、为今后学习舞蹈的过程打好基础,增加身体的柔软度。
【中班舞蹈教学计划 第四篇】一、教材简析:
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校学生的生理特性并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训练上强调了学生训练舞蹈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多样性,使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本学期主要是针对小班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主要练习校园集体舞的训练,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学生特点与基本学情分析:
小班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学习校园集体舞《找朋友》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三、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2、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3、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组合、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5、培养学生模仿动作能够跳舞。
6、掌握队形的变化,体会学舞蹈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校园集体舞》的风格特点;
2、通过集体舞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术;
3、舞蹈步伐和音乐韵律感的掌握;
4、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集体舞学习实践过程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及团队精神,还要结合教学教法作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
教学难点:
1、校园集体舞的舞蹈动作要注重手、脚、头的协调;
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动、身体配合。
五、教学措施: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这门课程有了很大兴趣,通过学习校园舞蹈,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上应多让孩子们分组学习,这样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在起初舞蹈的动作外,穿插一些游戏舞蹈,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快乐学习。
【中班舞蹈教学计划 第五篇】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二、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
2、交待舞蹈课的'常规要求。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
认识身体动作分解:
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子。
2.8:反复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
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
5.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
6.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
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
8.8:反复一次。
第二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站立、压脚背跪坐、认识身体动作)。
2、学习盘腿坐,要求幼儿双腿盘坐、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手部动作组合分解:手放在腰后,站立。
1.8:双手前伸五指伸开,手(打开.合拢)。
2.8:手腕左右转动,五指张开。手由前伸.双山膀(手转动)。
3.8:左手握拳.打开,反复一次。
4.8:手画圈.手放背后.双手向前伸出(最后一拍)重复一次。
第三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盘腿坐、手部动作)。
2、学习伸腿坐,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两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3、学习小舞蹈《两只老虎》: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五指张开伸直,两臂上举,膝弹动两臂屈伸在两旁(左右一次)。
2.8:小碎步,两臂上举,小碎步,两臂侧平举。
3.8:右手单指指眼睛,双手向后立掌同时小碎步。
4.8:山膀位,击掌经头顶双手打开。
间奏:跟随音乐点头。
第四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伸腿坐、小舞蹈)。
2、学习踵趾步,小八字步准备。
1.8: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腿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后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右腿直立,左脚向6点撤步,脚尖点地,脚面向外,身体略前倾面向8点上方,反复一次。
第五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踵趾步、小八字步)。
2、学习勾绷脚。
腰部动作组合分解:
前奏:手放在腰后,压脚背跪坐。
1.8:双手曲肘上下叠放在胸前,身体随节奏左右摆。
2.8:双手前伸做放物状,双手翻掌后放在身体两侧。
3.8:重复第一个八拍。
4.8:手放在嘴边身体前倾,脚压脚背跪坐。
5.8:左手放在肩旁左右摆动,右手伸直放在身体旁,身体向左转身面向2点。
6.8:双手交叉画圈,压脚背跪坐。
7.8: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身体左右摆动,身体面向1点。
8.8:双手合掌放在脸旁,做睡觉状。
第六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勾绷脚、腰部动作)。
2、复习小舞蹈《两只老虎》,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进行分组表演,给予幼儿最大的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第七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小八字步、勾绷脚)。
2、学习小舞蹈《萤火虫》。
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动跨。
1.8:双手曲肘,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脚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反面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曲肘,双脚做蹦跳步左.右。
4.8:双手做游泳状,双脚做小碎步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第八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
2、复习小舞蹈《小蜜蜂》。
3、学习小碎步:正步准备,双脚跟抬起可有节奏也可无节奏地双脚掌交替快速、均匀地小步行进或原地走动。强调膝关节一定要放松。
第九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小碎步)
2、学习头部动作组合:
前奏:双手叉腰,双脚跪立,身体面前1点,强调幼儿面带微笑。
1.8:双手叉腰,低头.向前.仰头.向前。
2.8:双手叉腰,左旁.向前.右旁.向前。
3.8:反复第一个八拍。
4.8:反复第二个八拍。
5.8:双手叉腰,左侧.向前.右侧.向前。
6.8:双手交叉于胸前,手向两旁打开,双脚由跪立.跪坐,头左右快速摆动。
7.8:反复一次。
8.8:反复一次。
中班舞蹈教学计划范文热门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