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范文 > 策划方案

专项整改方案(通用3篇)

时间:2025-04-02 策划方案 我要投稿

专项整改方案(通用3篇)

专项整改方案 篇1

  一、总体目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活动,全面摸排我区就业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问题积蓄爆发,坚决防止突出问题久拖不决,坚决防止同类问题反复出现,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区就业扶贫工作实效。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二、整改内容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是否存在就业政策(见附件)宣传力度不够,帮扶干部和群众知晓度不高的问题。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二)是否存在贫困劳动力识别不精准,“一库五名单”动态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参加培训人员都必须是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并需在贫困劳动力信息库里核实精准信息。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三)是否存在技能培训走过场,没派监督员监督培训学校教学情况、准时准点上下课、不以群众需求开展培训或虚报技能培训;食宿(交通)补贴发放不到位的问题。

  (四)是否存在贫困户有就业意愿或培训需求,但没有得到相关指导,没有协助就业的问题。

  (五)是否存在公益岗位等扶贫专岗设置不合理,工资发放不到位的'问题。

  (六)是否存在未公示的问题。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就业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改行动,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加强对问题整改工作的实施力度,确保工作实效。

  (二)强化职责,明确任务。要按照要求,分工协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不走过场、不走形式,不做表面文章,务求实效。严格按时限要求开展整改行动,不得漏报、瞒报。

  (三)剖析总结,完善制度。整改行动工作结束后,要全面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剖析,弄清成因,找准症结,举一反三,制定措施。及时完善相关经办管理制度及流程,堵塞漏洞,源头治理。

专项整改方案 篇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闵府办发[]13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特别是在帮扶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和促进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现结合我镇实际,制订年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全面履行科学发展观,以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为契机,以社区为依托,以劳动保障平台为载体,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强化就业服务手段,加大困难群体援助力度,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大力挖掘社区就业岗位,拓展社区就业门路,提升社区就业服务水平,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为巩固我镇市级文明镇、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基础。

  二、目标内容

  从年1月1日起,我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启动,力争把我镇创建成第一批充分就业社区,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1、建立促进就业协调机制,研究解决社区内就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切实落实政府促进就业第一责任。

  2、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消除现有零就业家庭,在一个月内实现家庭成员至少一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援助一户、解决一户”。

  3、“双困”人员就业安置率100%。拓展“双困”人员就业基地,开发公益型岗位,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双困”人员,通过岗位工资补贴、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确保社区内“双困”人员100%就业。

  4、充分整合社区内各种就业资源,多渠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使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劳动者的就业率达到96%以上。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畅通,自主创业环境优化,社区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5、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功能齐全,所有求职人员和需要就业援助的人员都能得到优质、高效的各项就业服务。社区内居民对公共就业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

  三、工作步骤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3月):准备阶段。成立镇创建工作协调小组,出台创建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4-9月):实施阶段。4-5月广泛宣传,形成创建氛围,同时对各指标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分解目标,逐步建立创建工作台账,稳步推进创建工作,6月中旬,对各项创建指标落实情况进行小结。7-9月开展2-3次座谈会,专题研究创建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寻求突破,形成系统的社区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第三阶段(10-11月):自评阶段。组织模拟检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创建指标落实的成效,对不足之处加以整改并形成书面报告送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协调小组办公室。

  第四阶段(12月):迎评阶段。制定迎评方案,做好迎评各项准备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社区就业的重要性,根据区创建工作协调小组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决定成立“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协调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相关工作(具体成员名单附后)。我镇的促进就业政策措施由协调小组研究制定,由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同时,各村、居委要高度重视,各村、居委成立相应以村支部书记或居委主任为组长的“促进充分就业工作协调小组”,负责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建立全覆盖的基层就业服务机构。

  (二)资金保障,确保政策实施

  镇财政建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资金投入为全镇可用财力的0.5%,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实行资金专项管理、独立核算。实施推荐就业服务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分解表附后)。

  (三)广泛宣传,形成创建氛围

  一方面加强创建宣传,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劳动保障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度,通过新闻媒体、广场大屏幕、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另一方面加强法制宣传,重点宣传《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劳动保障法制宣传进社区、进企业,为我镇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多管齐下,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制定“零就业家庭”和“双困”人员调查排摸及援助方案,经常走访、定期排摸,并建立劳动力资源台账,形成登记(摸底调查)——指导(指导转变观念)——推荐(推荐就业)——跟踪(就业后的跟踪服务)的良性循环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进一步发挥政策优势,多形式、多渠道的为创业者筑桥铺路。同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将举办两场区域联合招聘会,多渠道扩大就业,让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享受到推荐就业和就业帮扶服务。宣传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业人员提升职业技能,参加职业见习,组织居民开展择业就业指导讲座,对失业人员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就业择业指导,使居民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积极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今年将利用网络建立劳动保障社区居民论坛,通过信息公开、政策解答、所长在线、互动社区等模块畅通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建立实现镇劳动力信息资源与就业扶持服务相互衔接的管理体制,为求职者、用人单位双方搭建完善的交流平台。

  五、工作要求

  1、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坚持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工、团、妇齐抓共管、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制定详细考核办法,层层分解落实,把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的要求融入到具体工作中,确保创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监督,建立创建情况报告制度。建立政府和部门自上而下的检查制度,对创建工作进行督办、督促和检查评估,推动工作落实。具体工作由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实施(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按时上报创建进度,便于协调小组及时掌握情况,便于做好协调和督导工作。

  3、抓住基层,宣传到位。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落实到各个社区,植根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增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专项整改方案 篇3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河南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工作要求,根据河南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植树造林问题清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全省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推动20xx年以来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整改,结合淮阳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严格保护耕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要求,对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进行整治整改。

  (二)坚持维护合法权益。严禁拖欠农村土地流转租金和损害农民利益,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经济纠纷,维护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

  (三)坚持依法分类处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整改处置存量问题,从严查处新增问题。

  (四)坚持合理把控节奏。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积极稳定有序推进整改,不搞大规模“运动式”恢复,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三、整改任务

  (一)全面加强学习培训

  1.整改措施。加强理论政策学习,学习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理论、政策、法规,提高“三农”干部能力水平,扛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任。

  2.整改时限:学习教育培训活动,20__年9月底前开展并长期坚持。

  3.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场、办)

  (二)分类化解存量问题

  1.整改措施:各乡镇对20xx年至20__年期间生态廊道超标准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要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20xx年至20xx年期间,全区涉及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565个,占用耕地面积6182.66亩,其中占用一般耕地3250.48亩,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2932.18亩;超标准占用耕地面积4851.91亩,其中占用一般耕地2408.24亩,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2443.67亩。

  (1)对符合以下情况的生态廊道予以保留:位于城镇规划区的;位于生态红线内的;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计划的;位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且符合农田防护林建设相关标准的;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按规定建设的沿黄生态廊道,南水北调干渠,大运河等重要水源地;功能区按规定标准建设的生态保护带;其他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建设的。全区涉及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565个,超标准占用耕地面积4851.91亩,其中占用一般耕地2408.24亩,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2443.67亩。按照廊道类型划分:高铁两侧涉及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35个,占用耕地面积333.07亩,其中占用一般耕地47亩,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286.07亩;高速公路两侧涉及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73个,占用耕地面积467.21亩,其中占用一般耕地300.4亩,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175.81亩;国道两侧涉及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36个,占用耕地面积238.63亩,其中占用一般耕地218.63亩,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20亩;省道两侧涉及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286个,占用耕地面积2884.21亩,其中占用一般耕地695.93亩,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2188.28亩;县乡道两侧涉及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135个,占用耕地面积919.79亩,其中占用一般耕地81.85亩,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837.94亩。

  (2)对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超标准占用耕地存量问题分类处置,已经移除林木的或流转合同到期的尽快复耕。对流转合同未到期的,各方协商解决,争取5年内复耕。对于林苗一体的,按照政府帮助促销或优先购买的方式,待苗木移出处置后有序复耕。对存在经济纠纷的,依法依规妥善处置,保护农民和企业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视林情、苗情分类处置。对已经成林的林木,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有序采伐,出售,采伐后有序复耕。其他政策规定允许的方式,通过细化存量对比分析,淮阳区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存量问题分3类:一是合同(五年期限)已经到期的洛宁高速、周商高速、大广高速、G106、淮周路李集段(S207)、淮西路(S329)、淮柘路(S207)和新淮郸路(s329);二是20xx年实施的S324和郑合高铁的土地流转合同将于20__年底到期。三是20xx年县乡道合同期限10年(20xx-20__年)。

  2.整改时限:全区于20__年10月底前,要根据排查成果,逐块制定具体整改方案,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整改协议,分类明确流转合同、整改措施,具体实施设立5年过渡期,逐步整改到位。对确有特殊情况,如流转合同未到期,且存在争议的,存在经济纠纷的,无法视林情酌情分类处理的,纳入国家战略储备林,公益林等项目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结合淮阳区实际,20__年底实施整改的图斑位置为洛宁高速、周商高速、S329、大广高速和G106两侧,整改面积886.6亩;20__年底实施整改的'图斑位置为S329、S207、S324(王店段)等两侧,整改面积800.17亩;20__年底实施整改的图斑位置为S324(刘振屯乡段、冯塘乡段)、郑合高铁两侧,整改面积1584.21亩,20__年底实施整改的图斑位置为郑合高铁和S324两侧,整改面积1400.07亩;20__年底实施整改的图斑位置为县乡道两侧,整改面积919.79亩。

  3.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办)、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

  (三)从严从紧遏制新增问题

  1.整改措施:对20xx年1月1日后新增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挂牌一起、查处一起、复耕一起,并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2.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3.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场、办)

  (四)调整完善政策规划

  1.整改措施:区直有关部门全面清理20xx年以来印发的与国家造林绿化,耕地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不一致的文件、规划,按照有关程序予以废除、终止或修订,科学精准制定年度造林计划,实行造林任务带位置,带图斑下达,对违规占用耕地造林的,不得享受各类财政支持政策。

  2.整改时限:20__年10月底前完成有关文件,规划修订。

  3.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场、办)

  (五)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1.整改措施:对生态廊道造林绿化拖欠农民流转租金的,区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全部额按时发放。

  2.整改时限:按照上级要求,原有拖欠款20__年8月15日前完成清欠兑付,以后要按合同约定时间足额兑付,不允许发生新的拖欠,否则按侵害群众利益案件查处。

  3.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场、办)

  (六)分类规范流转合同

  1.整改措施:对涉及的耕地流转合同不规范的,要分类规范,对予以保留的生态廊道,按照林地流转合同进行规范,对于退林还耕的,按照土地流转合同进行规范由承包农户耕种。对于逐步退林还耕的,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采取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对退出时间,土地租金等进行约定。

  2.整改时限:20__年11月底前完成

  3.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场、办)

  (七)妥善处置经济纠纷

  1.整改措施: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政府,企业,农户之间的经济纠纷,履行合同约定,保障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

  2.整改时限:20__年11月底前完成

  3.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场、办)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淮阳区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督促指导各地认真开展整改工作,区自然资源,农村农业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班,扎实开展整改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二)制定具体整改方案。淮阳区生态廊道造林绿化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整改方案。各成员单位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每一宗土地的具体整改方案,逐块落实整改方式、整改时限、整改责任,并与企业和农户签订整改协议。要分类建立工作台账,有序恢复耕地。

  (三)逐年消化存量问题。按照整改方案明确的时限对存量问题设立5年过渡期,并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年度,做到成熟一块,整改一块,5年内基本完成整改。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适时对各乡镇年度计划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有序。

  (四)统筹好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既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又要巩固保护符合规定的生态廊道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林,保护农民利用荒山,荒坡,四旁开展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坚决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绝不能出现大规模拔苗毁林事件。

  (五)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各地要对涉及的干部群众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讲清现行政策,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争取干部群众理解和支持,要把工作做细做实,与群众多商量,兼顾各方利益,决不能强迫命令,严防因工作方法不当激化干群矛盾,严防因整改工作引发群体 性事件,严防形成负面舆情,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