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王汉清同志党员先进事迹

时间:2017-10-27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本页是网络最新发布的《王汉清同志党员先进事迹》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王汉清,男,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湖南省湘潭地区农校农作专业,1982年至1988年在湖南省浏阳市镇头区农技站工作,担任技术员,1989年至1990年在永安镇农技站工作,任站长,1991年调浏阳市种子公司,任业务经理,1992年至1995年在浏阳市北盛区农技站工作,任站长,1995年撤区并乡后,回永安镇农技站工作,担任站长。2009年11月17日晚上,由于过度劳累导致冠心病发作,抢救无效,年仅47岁的王汉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在基层农技推广战线上工作27年的他,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以及农民朋友的高度评价。1990年至1994年,每年都被浏阳市农业局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至1995年湖南省农业厅授予发行《湖南农业》、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被湖南省长沙市农业局授予优秀区农技站长称号;1997年被长沙市政府授予引进推广旱育秧栽培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至2007年连续获浏阳市政府嘉奖网络;1999年至2007年连续被浏阳市农业局授予优秀农技站长称号;2007年3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称号,2007年4月8日,《人民日报》以“农民认他作兄弟”为题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2009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12月25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倒在第一线的农技推广站站长”为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2005年被中共永安镇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先后当选为浏阳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永安镇第二届人大代表。1998年至1999年2次获湖南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2000年获长沙市丰收计划一等奖,2003年获湖南省丰收奖二等奖。2008年,他作为湖南省基层农技站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农业调研会;2009年6 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永安万亩超级稻示范基地视察时亲切接见了王汉清。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随着农技推广职能的转变和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王汉清按照体系建设要稳定、思想汇报专题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基层农技体系的管理和改革;二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体系建设;三是农技服务产业化的探索。这些开拓性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走在长沙市的前列。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浏阳市永安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业要发展首先要提高粮食产量,要提高粮食产量必须更新观念、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特别是在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超级稻的引进示范上,王汉清同志呕心沥血,多次到外地考察、学经验,长期与示范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认真记录新技术的优缺点,新品种的播种、移栽、管理及效益分析情况,并整理资料,觉得可靠了,再组织大面积推广,在推广中仍坚持实地指导,带领全站员工手把手地教,直到农民学懂、弄通、会用为止。由于新品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永安镇连年实现了丰产丰收。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1992年,他引导农民推广旱育秧技术,充分发挥旱育秧根系发达、秧苗素质好的优势,提高早稻产量。经过3年努力,在全区普及推广,直接为农民增收粮食达5000吨,使农民人均年增收达60余元。1995年开始,他又大胆地引进推广旱育软盘抛秧技术,经过2年的推广,农民全面接受,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历史,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同时由于采用软盘抛秧栽培,保证了大田秧苗抛栽密度,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产量,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每亩可为农民增产40公斤稻谷,并大大节省了劳动用工,农民得到实惠。1996年以来,他积极引进优质品种,大力推广早、晚稻优质稻。几年来,他先后引进早稻品种浙733、湘早籼31号、香两优68、湘早143等30余个,晚稻品种V644、V111、V198、金优207、新香优80等20余个,为永安镇优质稻推广和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全镇早稻优质稻面积由1995年的28%发展到2007年的95%,中、晚稻优质稻面积也由1995年的10%到2007年达到80%,实现了大幅度提高。

  2000年开始,他始终坚持把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基础来抓,积极推进了粮食、烤烟、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基地建设,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几年的努力,全镇粮食与经济作物之比由2000年前的8:2发展到现在的5:5,形成了优质稻、烤烟、蔬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等五大主导产业基地,种植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2002年永安农技站承担了国家863项目—超级稻高产栽培示范工作,先后抓好了HYS-1/F4911、38S/208、金优611、88S/0293、Y两优1号等超级稻百亩示范片10余个。每一个示范片,他总是身体力行亲临指导,认真搞好观察记载,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并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经过努力,超级稻示范工程在永安镇取得了辉煌成果,范文写作多次创造了超级稻低海拔稻区超高产栽培的示范典型,为超级稻第二期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突出贡献,朝着超级稻第三期目标奋力拼搏。

  2002年6月在湖南省农业厅、浏阳市农业局的关心、支持下,他积极创建永安镇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场面积16公顷,其中9.33公顷为花卉苗木盆景示范区,6.6 公顷为水稻高产生态示范区。经过几年来的精心运作,该示范场已成为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的田间学校,2003年7月被农业部授予“湖南省浏阳市永安农业科技示范场”称号。

  2004年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由国家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粮食局四部委联合组织实施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正式启动,永安镇被列为全省核心试验区。在项目专家的关心、支持下,王汉清同志带领全站员工脚踏实地,认真实施,经过3年努力,形成了核心试验区面积4000亩、示范区3万亩,范文TOP100并配合专家做好了30余项试验研究,较好地完成了该项目下达的各项试验示范任务和集成研究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通过省部级考察,2007-2010年继续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第二期核心试验区,2007年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选为“种三产四”重点示范乡镇。2009年6月12日温家宝总理亲自到该基地进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他的带领下,农技站创办了“湖南浏阳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协会”,“湖南隆平米业永安种粮专业合作社”,成功流转土地1038亩,为现代农业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7年来,王汉清同志的足迹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凭着对农技推广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始终扎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贴心为民,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计个人得失,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广袤的田野,用赤诚传播现代农业信息、提供农技服务,推广了适合本地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80余项,新品种50余个,新肥料、新农药50余种,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同时,永安镇农技站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营业门市9个,仓库500平方米,试验基地2个,面积1000亩,连续10年获评为浏阳市“十强农技站”,转载请著名来自:(http://WWW. 言.小,范文网)先后荣获长沙市“秀龙杯”先进单位、长沙市示范乡镇农技站等称号。王汉清同志把农村当成科技人员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当成丰富自己知识的课堂,不论在田间,还是在瓜园、果园,他都毫无保留地向农民传授技术。农民朋友提出的一般性、常规性的技术问题,他都耐心一一给予解决,遇到难题,如有些新技术、新品种,外地的新经验、新做法,在永安当地能不能适应?他便及时翻阅资料,认真钻研,把这些技术难题和自己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分门别类地记录在本子上,对于一些解决不了的难题,他及时、多方向上级专家请教,非要寻求得到解决才罢休。

  王汉清,这个农家出身的农艺师,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纯朴、勤劳、善良的血液,他对辛勤劳作的农民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黄土地当成自己默默奉献的人生舞台,强烈的事业精神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使他成了农民朋友最信赖的人。刮大风,他担心的是果农;下大雪,他关心的是菜农;连续阴雨天,他揪心的是烟农……尽管工作又苦又累,但他无怨无悔,甘之如饴!说他是农民朋友的贴心人,一点也不过誉。在他身上向人民展现的,是一个基层农技干部无私奉献的风采!

手机移动版
王汉清同志党员先进事迹
热门事迹材料范文推荐: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农业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郑伯武同志简介

★村支部书记五星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返乡创业农民工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