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汇报 > 其他报告

校长岗位培训考察报告

时间:2022-07-23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校长岗位培训考察报告

  校长岗位培训考察报告
  
  安义县青湖学校  杨顺军
  
  一、考察目的
  
  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校长所关注的是学校的建设,是学校的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带着诸多问题,我们南昌市第34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全体学员40人经南昌市教育局安排,由南昌市教育学院的领导带队分别考察了南昌县莲塘六中、进贤一中、湘潭十六中学、湘潭江声学校、湾里一中,希望通过考察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获得成功的办学经验、寻找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考察对象
 

学校名称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校长岗位培训考察报告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在校学生数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学校特色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南昌县莲塘六中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4000

制度文化

进贤一中

4000

办学特色

湘潭十六中学

1300

教学管理

湘潭江声学校

6400

校园文化

湾里一中

2500

特色教育

 
  三、收获
  
  1.塘六中是一所由原莲塘三中初中部组建的初级中学,现有教师150人,学生3800人,54个教学班,是2003年农村中小学远程项目模式二学校;学校现有多媒体设备5套,语音室2间, 计算机教室2间(210台学生机)及办公用机15台,藏书室有图书26536册,学校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共4间,10M网通光纤进入校园。校长引领到位,校长用先进理念引领老师成长,并用自己成功的专业成果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引领教师读书、研究、反思入手,帮助教师准确定位:奋斗,成功,健康,快乐的人生,实现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发展。强调团队意识,营造校本教研氛围,在合作互助中倡导教师发展。人尽所能互相促进。行政会领导班子一起学;教师会年级组组织学;年级会由组长领头学。
  
  2.进贤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1年,是一所县属完全中学。初中部坐落于县城东南部,高中部坐落在西边。教职员工26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232人,开设80余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00余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实验创新,科研兴校,依法办学,管理强校,以身立教,以质立校。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点: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扎实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过硬的教学设备以及有张有驰的教学风格。学校师资力量充分雄厚,各学科都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近年来,又涌现了一批中青年省市骨干。他们治学严谨,教有所长。现在高级教师59名,中级教师86名,已形成了强大的教育、教学阵容。注重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张驰有度,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先后组织了"共青团科技小组"、"青春文学社"、"青青草书法爱好者"、"新世纪合唱团"、"校园点歌台"等学生组织,并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有益活动,收到很好的素质教育效果。七十年风雨霜雪,半个多世纪坎坷颠簸,曾经沧海,今日桑田。一路壮丽辉煌,进贤一中走出了她的世纪风采!1981年被列为全省8所重点中学之一;1982年,白栋材省长签署命令,把进贤一中命名为"先进学校";1988年,被确定为"省传统项目体育学校",并被列为"江西师大实习学校";1995年,荣获全国青少年"中国精神"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并被评为青年老师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先进集体"和南昌市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学校的师生连年在县、市、省级乃至全国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屡获嘉奖。该校学生连续数年高考蝉联全县状元。进贤一中的辉煌得益于其严谨求实的学风。2012年,进贤一中高考再创辉煌,晏涛以688分全省第九、全市第一、全县第一,其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吕迎迎被北京大学录取。二本上线682人,比去年增加203人。
  
  3、湘潭市第十六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979年的市级示范性初级中学,其前身为豫章小学。她坐落在风景秀美的雨湖公园湖畔,是湘潭市教育局直辖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80余人,校园面积11000多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3人中,有高级教师39人,一级教师44.目前学校管理规范,设备设施齐全,教改教研气氛浓厚,学生特长明显,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同类学校前茅。
  
  学校有市、省、国家课题和市、省、国家 级优秀教师,学生中有全国运动会金牌得主。连续三届获省中学生艺术文艺汇演一等奖。近几年来,洒落由一所基础薄弱学校一跃而成为市区名校,连续十五年综合质量评价雄居市区同类学校之首,被称之为"十六中现象".每年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有80%考入了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读,遥遥领先于市内其他同类学校。(www.fwsir.com)每年从十六中毕业升入省示范性高中就读的学生当中有40%的学生一次性考上了一本,90%的学生一次性考上了二本。学校还被授予了全国、湖南省、湘潭市三个级别的"巾帼文明示范岗",先后被评为市级"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市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是湘潭市首批市示范性初中挂牌学校,也是河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挂牌市示范性初中。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和知名度提高,学生生源人多面广,日趋复杂。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广泛听取专家和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大胆创新。既满足了广大家长的迫切愿望,又切实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校还每年举办艺术节、演讲节、体育节、科技节,每年评选和表彰一批小小艺术家、体育明星、小小发明家,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才艺展示舞台。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省市竞赛捷报频传,在作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考级等比赛中屡屡斩金夺银,学生先后获得省市国家级奖励831人次,学校合唱队参加省市合唱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从十六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他们中既有全国演讲比赛冠军周思微,也有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四项全能冠军肖单;2006年省独唱比赛第一名姜婷;全国青少年网络作文大赛一等奖龚星。湖南经济电视台《一家老小向前冲》里心巧的扮演者杨珊珊,曾在十六中101班就读,并担任学生会文娱部部长。在特色培养中,十六中有一条宗旨从来没有动摇过,就是坚持德育为首。学校秉承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新德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利用主题团队课、升旗仪式、读报课、初三百日誓师仪式等形式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让学生成长为性情通达、个性丰富、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
  
  4、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是湖南省示范性高中湘潭县一中于1998年创办的一所国有民办寄宿制实验学校。学校位于湘潭县县城易俗河镇凤凰西路858号,占地面积154亩,建筑面积62026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600多人,在校学生6400余人。学校教育教学条件优越。目前拥有现代化的天文台、地理园、植物园、校园电视台、千兆校园网络、多媒体设施、教学电子监控系统、校园监控系统、机器人培训基地、塑胶运动场和篮球场、声乐训练室、美术室等。教室、学生公寓安装了空调。直饮水、冷热水到寝室,寝室设卫生间和阳台。学校食堂为湘潭市A级食堂,食堂安装了中央空调,配备了闭路电视、高级餐桌、钢化餐具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高级教师88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3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0人,县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25人,县"杏坛之星"36人。教师参加各类赛课成绩显著:8人先后获国家级一等奖,34人获省级一等奖,246人次获市、县级一等奖。学校除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课程标准开设相关课程以外,还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势,开设校本课程:聘请外籍教师开设外教课,七八年级开设语文诵读、英语口语、写字课,并且每学期进行检测,纳入年度评估。除此,还开设了阅读课与信息课,设置了诸如文学社、小记者站、播音主持、小语种培训、曲艺、声乐、舞蹈、民乐、西洋乐、素描、国画、漫画、书法、篮球、足球、田径、举重、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健美操、机器人、信息网络、地理探究、厨艺、动漫等数十种校本课程,真正实现了"综合+特长"的育人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名震三湘。历届中考成绩稳居全市首位,95%以上的毕业生升入湘潭县一中等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科奥赛成绩连续十年遥居全市第一。艺体教育硕果累累:学生参加全国少儿曲艺大赛、省市中学生才艺大赛、田径运动会、航模、机器人、棋类比赛等,已获得国家级奖励62项,省级奖励288项,市、县级奖励1500余项。校报《江声报》获全国校报评比一等奖,学校师生文集《一路花香》享誉三湘,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百家";科技小组参加"机器人大赛"获省级金奖、国家级银奖;田径队参加湖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获9金6银的佳绩。男子篮球队参加市、县中学生篮球赛,连续九年获得冠军,女子篮球队连续四年获得冠军;乒乓球队参加市级竞赛,连续八年获得男子单打、双打、团体冠军。至今,学校已培养了以第41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牌得主刘吉等65名清华、北大学生为代表的万多名优秀学子。学校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德育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并荣获"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湖南省民办教育特色实验学校"、"湖南省骨干民办学校"、"湖南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学校"、"湖南省两型示范学校"、"湖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湘潭市示范性学校"等荣誉称号,还被授予"国家级高水平举重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培训学校"、"湖南省少儿曲艺培训基地"等。学校以"环境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美誉成为湘潭地区的名优品牌学校。
  
  5、湾里一中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湾里区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结合重组的综合性高级中学。校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环境幽美。学校被授予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先进集体。是省、市、区文明单位,荣获市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学校、市德育示范学校、市、区先进党支部、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市"五一"劳动奖状及省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等众多的殊荣。目前学校正朝创建江西省重点中学和花园式学校的目标迈进。
  
  四、体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所名校的建立是该校师生较长时期的努力的结果,撇开政府投入、政策倾向不谈,主要依赖于以下原因:
  
  1、校长
  
  一个优秀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形象代表着学校的面貌,校长的行为关系到学校发展。走在校长的岗位上,第一要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制定学中长期校发展规划;第二是认真打造学校优秀团队,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实行人文管理,用感情感化教职工;第三是制定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完善执行机制,强化执行力度;第四是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强化宣传力度;是抓好学创建工做,打造学校品牌,提高办学品位。
  
  2、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如果要想有好的声誉,取得老百姓认可,必须要有信得过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
  
  (1)要有一支本领过硬的教师队伍
  
  学校像是舞台,学生是这个舞台中的演员,教师则是演员演出每台好戏的导演。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根本。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业务学习,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让教师充分展示自我和解剖自我。学校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探索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子,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聪明才智,表彰他们的教学成果,大胆选拨有思想、有创新有成就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并利用他们带动全体教师。
  
  (2)要有一套绩效考核方案
  
  在有人活动的地方,就存在着好中差,对于先进就要表彰、对于落后就要鞭策。为了实现公平、公正,奖勤罚懒,绩效考核是关键。学校首先要细化绩效考核方案,取得不同群体的认同;其次是做好检查和记录,按章办事。
  
  (3)要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是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点要考学生自己。学生不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学习效率就差,靠灌输是不行的。
  
  如何让学生轻松与开的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觉地行为呢?
  
  第一、让学生放下包袱,克服紧张心理。现在的学生心理压力太重,升学和升上重点学校成为学生身上的巨大包袱。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不得不加班加点,繁重的作业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认真研究习题,将典型习题归类,建立习题库。布置作业时要讲究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数量。
  
  第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班上要召开各种内容的主题班会,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进行社会调查、科普活动。学校要举办各种形式活动,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诗歌大赛、书法比赛等等。通过各种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升学习效率。
  
  第三、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网络、书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既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也往往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认真分析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营养、剔除糟粕,增强免疫力。要教育学生回到真实的世界,坚决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要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越生活条件,学习过硬本领,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回报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进城市,使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孩子",他们被迫跟随爷爷奶奶过日子,或委托在亲戚朋友代为照顾。隔代教育往往由于溺爱而使他们过于放纵,亲戚朋友也由于自己工作原因而照顾不周,使他们成为没人管教的孩子,在学校自然也就成了"问题学生"了。有些孩子虽然有父亲或母亲在家照顾,由于教育不当也有可能在学校成了"问题学生".这些学生他们缺少父爱或母爱,甚至缺少父爱和母爱,他们的心里是不健全的,监护人又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校和家庭不能得到有机配合,"问题学生"的问题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学习成绩无法提高。所以,学校必须要围绕"问题学生"的"问题"采取措施: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在这里他们可以与父母亲通话,倾诉衷肠,……;确立代管家长,使他们体会亲情;建立心理咨询系统,帮助他们疏通心理死结;经常组织他们参加有益活动,充实他们课余生活。
  
  第四、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任何一个群体,都存在上中下,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也是一样,学生成绩的不齐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使"学困生"的成绩能够提高,教师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诚心为他们制定近期和长期学习目标,此目标必须是他们经过努力即可得到的,让他们不断取得成就感,让他们感受到:世上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学校测试应当采用A、B卷,让学生自己选择(不是老师要求的),既可以使"学困生"取得好成绩,又不失面子。家长高兴、老师高兴、学生自己也高兴,何乐而不为。有了成就感,学习有了兴趣,成绩有了提高,由选择B卷变成选择A卷,我们的目的不就得到了吗?
  
  3、创建
  
  要提高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学校成为名校,学校必须要创建。
  
  (1)创建增强了学校的活力
  
  通过创建使学校工作有了目标,就知道了学校应该干什么,应该怎样干什么,有哪些人去做,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去做,有什么结果。创建需要人去做,这样学校不同层次的人就有了分工,大家就都动了起来了。领导动起来了,教师动起来了,学生动起来,学校就有了气氛,学校就增强了活力。
  
  (2)创建提高了学校的层次
  
  水乡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学校是人活动的场所,所以,学校要有所发展、有所进步。通过创建学校就有了特色,就有了超过别人的地方。象"文明单位"、"特色学校"、"绿色学校"、"平安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语言文字示范校"等等,都会让人刮目相看。
  
  (3)创建丰富了学校的的内涵
  
  通过创建学校就必须要做一些事,而所做的事必须要通过相关组织或部门的验收才能通过,也就是说只有符合才能通过,才能给你相关的称号。"文明单位"就可以确定单位的和谐情况,就可以确定职工的精神面貌,如果学校是"文明单位"则可以知道该校管理情况、学校的风气和师生状况;"绿色学校"能反映学校环境的改善、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师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绿色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公民,使更多的人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总之,校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地自我修炼,才能更好地引领着自己的团队不断前进。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