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课程内容计划范文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一、引言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在幼小衔接阶段,数学课程的内容安排至关重要。既要兼顾孩子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又要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本文将从幼小衔接数学课程的特点、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二、幼小衔接数学课程的特点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1. 游戏性:幼小衔接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2. 动手能力:幼儿园阶段的数学课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拼图等活动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3. 应用价值: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幼小衔接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应用能力,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三、幼小衔接数学课程的内容安排
1. 数字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数数游戏、数字板书等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数字的概念。
2. 数量的认识:通过图形、计数棒等教具,让孩子们对数量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3. 形状的认识:通过拼图、造型游戏等活动,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
4. 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重量等属性,帮助孩子们理解大小关系。
5. 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通过数学游戏、算术口算等活动,引导孩子们初步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6. 时间的认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让孩子们了解时间的概念和表达方法。
四、幼小衔接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来引导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2. 操作实践法:通过手工制作、拼图等操作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 故事情景法: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情景中,增加孩子们的兴趣和记忆力。
五、幼小衔接数学课程的评估方式
1. 日常观察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活动中的参与度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2. 作品展示评估:要求孩子们制作相关作品,如手工制作、拼图等,通过展示作品来评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随堂小测评估:通过随堂小测来检测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结语
通过对幼小衔接数学课程内容安排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幼小衔接的数学课程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游戏、操作实践和故事情景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并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和作品等进行评估。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幼小衔接的数学课程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幼小衔接数学课程内容计划 第二篇】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戏剧脸谱的造型、色彩,学习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自豪感。
2、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物,对戏剧艺术有兴趣。
3、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脸谱图形创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戏剧、脸谱成品若干
2.彩笔、空白脸谱
活动过程:
1.认识戏剧脸谱。
(1)出示戏剧脸谱。
(2)师:这些是什么脸谱?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这些脸谱?
小结:脸谱是画在唱剧的人脸上的,戏剧是我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1.脸谱欣赏
(1)请幼儿一起观察和探索脸谱的颜色和对称。
(2)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脸谱,请你把看到有趣的、特别的地方找出来。
小结:脸谱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脸谱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
2.了解脸谱的图案与色彩。
(1)演员脸上有哪几种颜色?
小结: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英勇、蓝色--表现刚强、黑色--表现铁面无私、白色--代表狡猾;绿色--代表暴躁、.--代表凶猛、紫色--表现正直、金、银色--表现各种鬼、神、怪形象。
(2)出示各种脸谱,请幼儿根据色彩辨别人物性格。
(3)演员脸上画有什么图形符号?
小结: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
(4)出示各种脸谱,请幼儿观察脸上的图形符号。
3.绘画脸谱
(1)老师手里有一张空白的脸谱,我要帮他化化妆。
(2)教师示范画脸谱,强调对称。
(3)提出要求:脸谱要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可以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
活动延伸
请了解现实生活中还有可以见到戏剧脸谱。
【幼小衔接数学课程内容计划 第三篇】【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小兔手偶一个、魔术袋一个。
2、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3、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图形)。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森林里,小兔的房子被大风吹倒了,我们一起帮它造一座房子吧。
2、帮小兔造房子,复习几何图形。
引导幼儿从魔术袋里摸出不同图形,并用摸出的几何图形给小兔造房子,复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3 、帮助森林里的小动物送建房子的材料,进一步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森林里其他小动物的房子也被大风刮倒了,让我们也来帮他们选一些建房子的材料吧。”
自由选择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进行分类,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4、游戏:为动物朋友修路。
利用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对应练习,让幼儿能够不受图形颜色,形状、大小的影响,正确进行区分。
5、走一走林间的小路,结束活动。
【幼小衔接数学课程内容计划 第四篇】活动目标
1、学习按自己的意愿制订一周的游戏活动计划。
2、尝试、探索运用表格、绘画和文字等形式记录游戏计划内容。
3、在学习制定游戏计划的过程中获得做事将球计划性、条理性的经验,并养成习惯。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难点:尝试、探索运用表格、绘画和文字等形式记录游戏计划内容。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1台,游戏标记若干。
2、铅笔、记录单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教师:我们每天在幼儿园都可以参加那些游戏活动?
2、教师:你们最喜欢在幼儿园玩什么游戏?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二、学习制订一周游戏计划。
1、教师:我们在幼儿园一个星期有几天玩游戏?这5天你都玩了哪些游戏呢?
2、教师介绍活动内容与要求,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4、幼儿活动,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如是否是5天的计划?如合区分出5天?游戏内容能否让大家看清楚。
三、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
1、展示幼儿的记录单,让幼儿自由观察所展示的记录单,鼓励其学习同伴清楚地记录方式。
2、集体观察一份游戏计划。
四、幼儿再次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迁移新经验修改自己的游戏计划。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材与设计的价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边的生活。特别是运用数学知识为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扰。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才有意义。
活动过程逻辑严谨,游戏性强,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机会多,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过程轻松、愉快、热烈。材料投放到区域后,抽奖和设计抽奖工具仍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操作项目。
【幼小衔接数学课程内容计划 第五篇】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歌词,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
2.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能敲击歌曲强弱变化的节奏。
3.乐于参与歌唱活动,体验边唱边伴奏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小鼓手》音乐、PPT、一面大鼓。
活动过程
1.游戏:《击鼓传花》,探索鼓声发出的节奏。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面大鼓,大家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并听听鼓声发出的节奏。
(2)师:你听到这些鼓声后有什么感觉?我们也来学学敲击这些节奏吧。
2.通过《小鼓手》PPT,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小鼓手》PPT,边完整的欣赏歌曲,熟悉歌词内容。
(2)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3)师:歌曲里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图片进行歌曲演唱。
3.引导幼儿学习副唱部分。
(1)让幼儿重点倾听歌曲中鼓声的节奏。
(2)引导幼儿寻找身边的物品敲击副歌节奏。
(3)让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尝试演奏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4.完整演唱歌曲及敲击副歌节奏。
(1)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及进行副歌演奏。
(2)幼儿分两组进行歌曲演唱活动。
活动拓展
幼儿相互之间做指挥,进行歌曲演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