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工作计划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及范文

时间:2024-02-12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篇】

教案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教学目标: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1. 理解并掌握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和学习要求;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2.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创造和合作能力。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教学重点:

1. 精读教材中的重要篇目,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思想;

2.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答问题;

3. 进行课后习题的讨论和答案解析。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我的家乡

1. 课文:《家乡的事》

2. 文学常识:了解民谣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3. 语言文字:了解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掌握辨析和运用规范语言的能力。

第二单元:人教版语文小品文阅读与写作教学

1. 课文:选择经典小品文进行精读和赏析;

2. 文学常识:了解小品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3. 语言文字: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写作小品文。

第三单元:诗词欣赏与创作

1. 课文:选择优秀的古代和现代诗词进行朗读和理解;

2. 文学常识:了解古代和现代诗词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3. 语言文字: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创作诗词。

第四单元: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

1. 课文:选择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理解;

2. 文学常识: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3. 语言文字:学习如何进行文学鉴赏和写作。

第五单元:修辞与写作

1. 课文:选择形象描写丰富、语言运用独特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2. 文学常识:了解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语言文字:学习如何进行修辞分析和运用修辞手法写作。

范文:我的家乡

我生在山东,山东是中国的东部沿海省份,也是我心中最美的家乡。

山东有着如画的自然风光。大海的波浪高涨,汹涌澎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一睹海洋的壮丽景色。在海滩上,沙子细腻如丝,阳光下闪耀着金光。而山东还有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每年吸引着大批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自己的极限。从山顶俯瞰,群山连绵,景色壮丽,令人陶醉。

山东还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是山东人,曾经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都会来到孔庙和孔府,向孔子表达敬意。此外,山东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例如著名的过海、牛郎织女等传统故事,以及齐鲁大地上独特的民俗和民间艺术。

山东的人民热情好客,善良友善。在山东,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成长,一起度过了无数快乐的时光。每年的春节,我们会一起包饺子、放、观看表演,感受浓浓的年味。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我们都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总之,山东是我骄傲的家乡。它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有着热情好客的人民。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愿意为它做出贡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山东。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篇】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卷”“蔓”,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伏案”“信赖”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请文章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

学习本课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卷”“蔓”,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伏案”“信赖”等。

  难点:

理请文章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流程:

辅助环节: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珍珠鸟图片)简介珍珠鸟,这节课我们跟随冯骥才先生的文字走进《珍珠鸟》这一课,看看作家冯骥才笔下的珍珠鸟。

  二、出示目标:

1.学习本课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卷”“蔓”,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伏案”“信赖”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请文章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出示自学提纲:(课件出示)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文中圈出本课生字,查字典学习。

2.再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再次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先学环节:

  四、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学习。

后教环节:

出示“竹笼、一卷干草、垂蔓蒙盖”三组词语。

讲解: wàn(名词) juǎn(动词)

蔓 卷

Màn(动词) juàn (名词)

1.在练习本上书写本课生字。

2. wàn( ) juǎn( ) long( )

蔓 卷 笼

Màn( ) juàn ( ) lǒng( )

  板书设计:

珍 珠 鸟

wàn(名词) juǎn(动词)

蔓 卷

Màn(动词) juàn (名词)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三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种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读好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交流

3、板书课题7、qiū gūniáng de xìn

秋 姑娘的信

4、读题 niang 娘(轻声)

5、自由提问题,师在题目旁打“?”

二、初读课文

1、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

3、检查:

出示生字卡片,指读、齐读。

认识二类字,指读、齐读

出示词语:秋姑娘 好朋友 写信 小心

生病 食品 山村 裹上

全是

(指读,小组读、齐读)

4、自由挑小节读,纠正读音。

5、加强学生之间的评价。

6、齐读。

7、标出小节。

三、学习生字

⑴好:读音,组词,认识“”(撇点),怎么记?注意点,书写。

⑵友:读音,组词,怎么记?“”下一个“又”。指导书写。

⑶生:读音,组词,怎么记?“土”字上面加“ ”,指导书写。

⑷村:读音,组词,怎么记?“木”加“村”,指导书写。

四、课堂练习

1、生抄写生字

2、组词

五、讲读第一段

1、指读

2、交流,知道了什么?

⑴片片(枫叶很多)

⑵小动物(秋姑娘的朋友很多)

3、指名感情朗读。

4、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⒉、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后2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课文内容,认识秋去冬来时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村、心、生、全、”并口头组词。

2、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干什么呀?(学生回答第一自然段内容)

3、出示词语:好朋友

读词,说说谁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出示句子填空: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是秋姑娘的好朋友们。

要求:能在读中体会“们”的用法。

4、你们想知道秋姑娘信上写了什么吗?

二、学习第二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两遍

要求:思考你喜欢读哪封信,把你最喜欢的一封信读给同桌听。

2、你想读秋姑娘写给哪位好友的信呢?(用“我想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说。)

3、出示第二自然段: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1)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多加小心” 。

(2)为什么要“多加小心”,说说你的看法。(因为大雁是候鸟,冬天要到南方温暖的地方去过冬。长途跋涉,飞行时要注意安全,不掉队,不被猎人射中等等。)

(3)出示录象:大雁南飞瞧,大雁们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要从北方,飞到遥远的南方,这是多么艰辛的旅程呀!让我们赶快把秋姑娘的祝福带给大雁们。

(4)指导朗读

读出大姐姐般亲切、温和的语气。

过渡:大雁带着秋姑娘的嘱咐飞远了,你还喜欢她写给谁的信呀。

4、用“我想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说 ,交流写给青蛙的信

(1)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青蛙图

看青蛙在睡觉,他会睡上整整一个冬天,不吃也不喝,这就是动物的“冬眠”。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要冬眠?(蛇、刺猬、蚯蚓、棕熊)

(3)小青蛙要冬眠了,你想对它说什么?

(4)、指导朗读

秋姑娘对好朋友无微不至的关照,语速适中。

5、用“我想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说,交流写给松鼠的信。

(1)秋姑娘在信上说了些什么?

(2)师圈点“充足的食品”,它会准备哪些食品?(松子、松果、花生)

这就是“充足的食品”

(3)看松鼠准备食品的录象。指导读好秋姑娘的信。

6、(用“我想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说。),交流写给山区孩子的信。

(1)齐读,信上写了什么?

(2)师圈点“裹上冬衣”,看图理解,小树身上穿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给它裹上稻草。

(保暖,好让它来年发芽。)

(3)秋姑娘想得真周到,请小朋友们把信读好。

指导朗读。

7、师引读,秋姑娘写呀写,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生答:都给秋姑娘写了信。

8、秋姑娘又给谁写了信,说了什么呢?

9、想象训练,好朋友随机组合讨论写信对象及信件内容。

10、学生交流。

11、如果你是秋姑娘的好朋友,读了她的信后,你会怎么做?

(学生述说各种生物的过冬准备。)

四、朗读、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

2、师生看着课件表演课文内容,加入动作帮助记忆。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好、友,读准字音。

2、分析字形。

3、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迅速记住这个字。

4、学生照笔顺提示在书上描红。

六、作业

1、采集几种落叶,说说他们的形状和颜色。

2、在白纸上画下其中一种树叶,并在这片树叶上写上一句话送给你的好朋友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剖析描写角和腿的句子,了解梅花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态度的不同,体会课文中所包含的寓意。

3、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美与实用之间的.关系,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爱美的梅花鹿。(板书课题爱美的梅花鹿)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寓言)什么是寓言?(生说师补充百度搜索的资料)

2、生读课题,指导读课题(强调爱美)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梅花鹿?(爱美的)

二、理解课文,体会它对角的赞美,对腿的抱怨

学习(1至10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梅花鹿爱美的句子。

2、深入交流探究。

3、汇报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句子):“咦!这是我吗?”

①“咦”是什么词?(感叹词)

②梅花鹿为自己的容貌感到惊讶。

③认为自己太漂亮

④朗读,读出梅花鹿说话时的语气。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句子):梅花鹿摆摆身子,果然是自己,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那么漂亮。

①抓住“摆摆”、 “果然”、“那么”来理解。

②从“摆摆”看出此时梅花鹿很骄傲,故意摆出姿势展示自己。

②“果然”表达出梅花鹿感到出乎意料的心情,认为自己太漂亮了,简直不是自己了。

③“那么”强调漂亮的程度。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五篇】

教学目标: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体验提供空间。

2、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以利于知识积累。

3、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体会句子中两个事物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重点难点:

个性化朗读《小花鹿》

教学准备:

课题及栏目等图片、汉字组合体卡片、动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教学“我的发现”

1、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2、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3、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4、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5、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日积月累”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鹿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六篇】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或其他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 “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3.习作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法,再帮学生打开思路,选好写的内容,先说给同学听,再写下来。

4.培养学生的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作品梗概的写法。

  难点:场面描写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准备:课前阅读有关的相关资料.课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有关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怀.你还看过哪些或其他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呢?

学生交流已看过的影视作品.二、分组交流

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看过影视作品的话,也可以讲述自己听过或读过的相关故事.可参考以下提示进行交流.提示:

a.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b.讲述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c.认真听别人讲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三、全班交流

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给讲述的同学评选出“内容充实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等.四、拓展交流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其实,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如果你是一个摄影记者,你会拍摄我们周围的哪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提炼写作方法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如《开国大典》中,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二、运用写作方法

1.可以运用《开国大典》中描写场面的方法,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a.师生共同回忆印象深刻的场景,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b.要将场面描写得真实、具体、清楚.2.可以把你在课堂上介绍的一部影视作品或者一本书,以写梗概的方法用文字介绍给大家.a.把你在口语交际课上讲的或听到的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请同学提出意见.b.根据同学意见进行修改.三、进行写作练习

从以上提供的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第四课时

回顾·拓展八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对的了解;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交流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感受.2.朗诵背诵的诗词.3.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教学过程

一、交流“我眼中的”

1.谈话导人.a.通过我们在课内外阅读有关的文章,我们开一次交流会,题目就是“我眼中的”.b.提出交流要求:语言要通顺,材料要翔实.2.小组交流.在四人小组内先交流,评出本组的代表.3.全班交流.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在小组内读出自己习作中的场面描写,请同学评一评描写得怎样.交流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感受说说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着填写下面的内容.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因为我从中知道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我从他的身上 我印象最深的是,因为我还有很多的收获:

二、朗读背诵诗词

1.朗读《卜算子·咏梅》,要读得准确、有韵味.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展示读,配乐读.2.交流的其他诗词.三、阅读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说说对祁黄羊的印象.2.交流对“大公无私”的理解.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七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狼、猩”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狼、猩猩”等10个词语,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重点)

4.正确认读9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发现成语特点,熟读积累。(重点)

5.阅读《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小刺猬、小獾的头饰。

学生准备: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播放小火车的鸣笛声)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火车要出发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这列火车,去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情境引入,识字加油站

1.课件依次出示“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虾、蚕”等动物的图片,指名认一认。

2.课件依次出示与图片对应的词语,引导学生识记,学生每认识一个动物,在相应位置出示这个动物的名称。

3.引导学生先在组内说一说这些动物的习性,再指名在班上说,集体评议。

4.小组合作练习分类,并说说理由。

5.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把同类的动物名称的词卡放在一起,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分类,如按动物种类分:鸟类、爬行类、昆虫类等。按生存环境分:空中、陆地、水上等。还可以按活动方式分,按饮食习惯分,按脚的数量分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表示声音的词语,每出现一个词语,就配以相应的音效:叭、唰、吱呀、叮当、嘟嘟嘟、哗啦哗啦、叽叽喳喳。

2.课件播放声音,引导学生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3.小结: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词语,都是为模拟自然界的声响而造的词语,都是表示声音的,我们称它们为拟声词。这些拟声词除了“叮当”的“当”以外,其他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左边的“口”提示字义,右边的声符提示字音。

4.认读词语。

(1)借助形声字的字形特点,引导猜读。

(2)出示拼音,反馈猜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

(3)自由读一读书中的拟声词。

(4)同桌互读。

(5)开火车读。

5.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在下面的句子里读一读。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________的电话声。

◇________,雨不停地下着。

6.拓展练习:你还能用上其他拟声词说个句子吗?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领、群、船、朗。

2.认读生字。

3.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找一找一些字在作偏旁时发生的变化。

4.小结:在书写时,我们要先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注意有的字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还要观察每个生字中的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

5.教师逐一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领:“令”在书写时发生了变化,第一笔较长,第二笔是点。

群:第二笔的横右侧要出头,“羊”的.第五笔是长横。

船:“舟”在作偏旁时,第五笔横变成提,且右侧不出头;右部第二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朗:左右等宽,“”不要写成“良”。

6.教师进行书写提示:同学们在写字时,一定要先看后写,看清笔画所在的位置,看清生字的结构安排,特别注意有些字在作偏旁时发生的变化。同时,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保持页面整洁。

7.学生先描红,再练习写两个。

8.投影展示,师生评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火车今天的目的地是森林动物乐园。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让我们出发吧!(课件出示动物的图片)第一站到了,看看有哪些动物出来欢迎我们。

二、日积月累,收获感悟

1.自由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圈出成语现的动物。

2.指名领读。

3.开火车读。

4.齐读。

5.师生对读:如教师读“狼吞”,学生读“虎咽”;教师读“狼”,学生读“吞”,教师读“虎”,学生读“咽”。

6.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理解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列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两个动物名称。“吞”“咽”和吃有关;“飞”“舞”和姿态有关;“鸣”“吠”和叫声有关。第二列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之”字。第三列每个成语中都含有“如”字。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7.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猜出成语。

8.课件出示成语填空,指导学生说出括号中应填入的动物的名称。

三、阅读理解,感悟寓意

1.过渡: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火车已到达“语文园地八”的最后一站了,让我们走进“我爱阅读”园林里,快去看看小刺猬和小獾他们都在干什么。

2.课件出示课题《称赞》及课文插图,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猜一猜他们在说些什么。

4.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5.朗读课文,说一说:你是否喜欢小刺猬和小獾?为什么?

6.看插图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提炼出相关的句子。

7.图文对照,说说从小刺猬和小獾的表情和动作中,感受到的内容: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称赞,心情很愉快,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8.朗读全文,想一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9.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四、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1.自己选择一位同学,夸夸他。注意选择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

2.回家后选择合适的机会,用恰当的方式,试着称赞你的家人。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